摘要:二 许家的旧宅有个小院,许紫钰回忆那里有棵高大的黄杨树,是鸟衔来的种子发芽长成的。还有一棵矮壮的石榴树,花开繁盛,结很多果实。院中有口井,是许紫钰的母亲嫁过来时开挖的。遇到天旱时,边上的井都枯竭了,唯
二 许家的旧宅有个小院,许紫钰回忆那里有棵高大的黄杨树,是鸟衔来的种子发芽长成的。还有一棵矮壮的石榴树,花开繁盛,结很多果实。院中有口井,是许紫钰的母亲嫁过来时开挖的。遇到天旱时,边上的井都枯竭了,唯独这口井不枯。 许鸿宾先生对前来打水的邻里都很客气,在许紫钰的心里,爷爷许鸿宾除了吹笛子,更是一位慈祥的好爷爷。许紫钰的父母都很忙,父亲经营一家米行,但去世早。母亲是医生,中午放学回家睡了午觉,都是爷爷叫她起床的。 许鸿宾喜欢养金鱼,常把馒头晒干后再拿去喂鱼。他还喜欢做假山,假山上装饰些小泥人、小亭台,买不起水泥,就用信封向人讨些回来。当时的许家小院里的常客有蒋志新。蒋志新是嘉兴南汇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肄业于大阪工专、长崎医科大学,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蒋志新是嘉兴德心医院的创始人,喜昆曲。另一位京昆票友严洪基,是建国路久大百货店的老板,也常去许家白相。当然,还有后来在文史界鼎鼎大名的学者周振甫先生,他也经常会自己带些小菜和八分钱的烧酒去许家找许鸿宾喝酒、唱曲。常去许家的还有一位名律师顾绍钧,眉中间贴了一张橡皮膏,关于这点,许紫钰对他印象很深刻。 许紫钰老师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还在上小学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朋友曾来嘉兴寻访苏小小墓。当他听说附近住着江南笛王,便登门拜访。梅兰芳少年时期曾向陈德霖、李寿山等名家学过昆曲,他十岁第一次登台演唱的即是昆曲《鹊桥密誓》。直到梅兰芳在1913年赴沪演出成名后,无论是在排演时装新戏还是古装新戏的空闲时,他始终不忘学习昆曲,每周请乔蕙兰教授昆曲三四次,还多次向谢昆泉、孟崇如、屠星之等昆曲名家请教。所以梅兰芳与许鸿宾这两位大师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梅兰芳还即兴在许鸿宾的笛子伴奏下唱了一段昆曲《长生殿·絮阁》,引来邻里争相围观,堪称一段佳话。 许鸿宾和昆曲大师俞振飞也多次合作演出,和著名笛师顾兆琪也有交往。顾兆琪先生还专程从上海到嘉兴自由弄和许鸿宾学过吹笛子,后来还专门送了一本签名本《兆琪曲谱》给许紫钰以作留念。 许鸿宾在经营家族生意之外,有时也会离开郡城嘉兴去外地参加演出,如乌镇、海宁、桐乡等地。许紫钰回忆,有一次海宁演花灯戏,也请许鸿宾去伴奏。花灯戏的盛况至今让许紫钰津津乐道,“领头的花灯如巨大的伞,上面缀满各色精美的花灯,前头有人拿个竹棒引路,因为不然的话,拿伞的人根本见不到去路。那璀璨的光芒照得笛子上装饰的彩珠分外漂亮。” ![]() 许鸿宾,1936年留影自题 |
- 上一篇:善书大家袁了凡(下)
- 下一篇:一代笛王许鸿宾(下)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