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水利专家沈怡

2022-08-31 14:15 作者:何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新丰竹林沈氏是望族,沈秉钧乃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有三女一子,沈性真、沈性仁、沈性元和沈怡。


沈氏四姐弟(从左向右):沈性元、沈性仁、沈性真、黄郛、陶孟和、沈怡

  新丰竹林沈氏是望族,沈秉钧乃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有三女一子,沈性真、沈性仁、沈性元和沈怡。沈氏四姐弟皆是民国时期风云人物,史学界称可与宋氏四姐弟媲美,其中男丁名叫沈怡。

  沈怡(1901—1980),字君怡,排行三,小时候曾在父亲任教的竹林启蒙书塾中读了几年书,后转入上海就读,1912年秋考入青岛特别专业学堂中学部,三年后转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至毕业;1921年考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潜心钻研水利工程,获得水利工程博士学位。

  1926年,他踌躇满志回到祖国,是中国早期水利“海归”。是年10月,他担任汉口市工务局工程师兼设计科长。1927年7月至1937年10月,他出任上海市工务局长,兼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其间,他曾到祁连山,在“中国第一座大型土坝蓄水工程”鸳鸯池水库建设中作出很大贡献。

  1946年,沈怡被任命为南京特别市市长。一上任,他就轻车简从到城内外视察,发现在古城墙下的东水关、西水关和城中朝天宫、汉中门外、二道埂子等地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麇集、臭气熏人。河道因得不到城外活水的补充,加上沿岸的商家、居民不断向河里排放生活污水,导致河水呈现出死水般的深绿色。他马上意识到,时下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必须迅速整治秦淮河。他很快就拿出了治理方案,向政府申请拨款,可当时国民政府负债累累,难遂所愿。他便到处奔波筹措,最终得到市参政会的支持,共筹得30余万元,在内秦淮河东水关建设一座滤水闸,对流入内秦淮河的水作了多层过滤处理,采用的是德国先进的净水技术。在市长任上,他还参与了黄河治理,为黄河花园口决口的堵口工作出了大力。

  鉴于在治水工作中政绩显著,1949年他被联合国遴选为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防洪局局长。他辞去南京市长职务,前往泰国曼谷。这次他面临的是国际性河流,肩上责任更为重大。他谢绝一切与业务无关的交际应酬,全心全力放在治洪工作上。那时正逢洪水季节,他带上助手乘船沿河视察,每天头戴大草帽,顶着似火的烈日,赤着双脚蹚进湄公河,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野草齐腰的沼泽里行走,一路察看地形,考虑如何建造堤闸,全然不顾随时会遭到鳄鱼、毒蛇袭击的危险。他放弃假日休息,连续作战,仅花一个月就拿出治理湄公河的方案。在得到专家论证、上级批准后,由他主持实施。几年下来,湄公河沿岸就建起了必要的泄洪沟渠,完成了两座颇具规模的防洪闸。

  从防洪局卸任后,他受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白郎许伐格工业大学及鲁尔大学四校联合之聘,主讲水利工程。晚年他以亲身经历与经验著有《沈怡自述》《市政工程概论》《黄河年表》《黄河问题讨论集》等,还有一些译著。其中《沈怡自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文献丛刊“系列丛书”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