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九二五、一九二六年的北京,血雨腥风。陈学昭在鲁迅身边,一定亲见了三一八惨案,亲见了鲁迅与许广平他们共同参与的严酷斗争。邵飘萍被杀。孙伏园处境危险。戈公振准备出国,并约她也走,在巴黎见面。一九二六年
一九二五、一九二六年的北京,血雨腥风。陈学昭在鲁迅身边,一定亲见了“三一八”惨案,亲见了鲁迅与许广平他们共同参与的严酷斗争。邵飘萍被杀。孙伏园处境危险。戈公振准备出国,并约她也走,在巴黎见面。一九二六年暑假前,她辞去教职,和孙福熙同行,离京返浙,筹划出国。在此期间,她也曾赴大革命的前沿武汉,见到了恽代英、何香凝、茅盾夫妇。他们留她一起工作,而她心不在焉,“只想去法国学习”。于是又回到上海。杨之华劝她去苏联,她交了照片托杨办护照。当天,周建人夫妇、郑振铎劝她既学文学,还是去法国。晚间她取回照片,决计去欧洲。但因为经济问题迟迟未能成行。其间,发生了“四一二”事变、上海两次工人武装起义。她又亲见了独裁与反抗,战士与懦夫,杀戮与告密,激荡的心难于安顿。后来,她从北新书局拿到了《寸草心》和《烟霞伴侣》两本散文集的版税,终于可以远行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二岁的陈学昭随同郑振铎,在出版界朋友的饯行之后,在孙福熙送行的目光里,在受陈学昭家长委托的监视人袁中道的陪伴下,登上了法国邮轮阿朵斯二号。这一去将长达八年之久。她那一颗不安分的、“上下而求索”的、少女的心远离祖国,远离鲁迅、许广平和三先生周建人,向着茫远的未知漂泊而去。五月二十九日,船过西贡时,她致书鲁迅,报告行程,并附三枚明信片。 其时,鲁迅尚在广州。他是一月十六日离开厦门,十八日到达的。短短三四个月,他已经亲见“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且角色又是青年”,“我的一种妄想破灭了”。他将于九月底偕许广平离开广州,赴上海定居。 法国八年,陈学昭以勤奋写作、顽强自立作支撑,加之戈公振等前辈的后援,以其青春的岁月,做了她人生中两件大事。一件漂亮成功,一件惨痛失败。 成功的是学业。 因为她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受到克莱蒙大学教授的赏识,把她介绍给巴黎东方语言学院院长Granet教授,攻读学位。经三年多努力,以论文《中国的词》通过答辩,取得了博士学位。而后,她谢辞了恩师的留任,毅然返回风雨如磐的祖国。 失败的是婚事。 ![]() 陈学昭故居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