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新旧往复中的王国维(中)(4)

2017-10-08 10:01 作者:徐琳玲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王国维像 在权力游戏里,罗振玉玩得不亦乐乎,王国维的处境则越来越艰难。生性清高自守的王国维不愿卷入这些纷争,他对罗氏的所言所行也有了诸多看法,因而不愿按罗的指示行事。 这让视王国维为同党的罗振玉非常不


王国维像

  在权力游戏里,罗振玉玩得不亦乐乎,王国维的处境则越来越艰难。生性清高自守的王国维不愿卷入这些纷争,他对罗氏的所言所行也有了诸多看法,因而不愿按罗的指示行事。

  这让视王国维为同党的罗振玉非常不满,他在给王国维的信里写道,“高见与弟十九不合”,抱怨说“劝公之北上,不免蛇足”。相交三十多年后,两人的裂痕产生。

  罗振玉后来筹划了联合日本关东军、日本浪人组织以实现复辟满清帝制,并在伪满洲国任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被当时人批为“汉奸”。

  小朝廷里的乌烟瘴气令王国维心烦不已,他几次三番想从中抽身而出,遂向罗振玉提出以“请假”方式告辞,心想以后“闭门授徒以自给,亦不应学校之请,则心安理得矣”。

  一九二四年,冯玉祥的军队把大炮架在景山,对准紫禁城,等于撕毁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清政府议和代表于一九一二年签订的《皇室优待条例》。在一班随从的护送下,溥仪逃离紫禁城,先躲进日本大使馆,后又前往天津。  

  原本决意离开的王国维此时选择伴驾左右、不离半步。他还和一帮遗老相约投神武门御河,后被家人看住,没能成就“君辱臣死”的大节。这番“忠义”之举,在遗老们那里博得一片赞叹。

  王国维的内心是苦涩的。在给老友、藏书家蒋汝藻的信里,他诉说了“数月以来,忧惶忙迫,殆无可言”的心情,“然穷困至此,中间派别意见排挤倾轧,乃与承平时无异”。他决定就清华之聘,“收召魂魄重理旧业耳。”

  老友的回信明确而干脆:此去清华就职,应是王国维最好的选择;自己早就想劝他离开小朝廷。劝他勿再留恋,斩断种种藤葛,“从此脱离鬼蜮,垂入清平,为天地间多留数篇有用文字,即为吾人应尽义务。”

  “至于挽回气数,固非人力所能强为……来日大难,明眼人皆能见到,生死有命,听之可也。”

  “来日大难,明眼人皆能见到。”知力深沉若王国维,如何又看不明白呢?

  对于清室,他至死都有一种“去之既有所不忍,就之又有所不能”的心理——“一日之知遇,一疏再放,而终不能易其志。”王国维在头脑里接受、消化了西方的哲学、美学,但在心灵、在道德和文化上完全是一个旧式文人。

  辛亥革命后的一片乱世之象,也令他彻底悲观:袁世凯背信弃义,军阀间混战,冯玉祥毁约“逼宫”。这个世界真的会好么?

  一九二六年中秋刚过,长子王潜明在上海因伤寒症复发病逝,王国维悲痛不已。

  一九二七年,又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景。这一年,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在南方,革命党处死了湖南大儒叶德辉。张作霖在北京绞死了北大教授李大钊。梁启超做再次流亡日本的打算,邀请王国维一同避难。

  王国维拒绝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