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平湖弄堂杂忆

2012-07-15 12:32 作者:陆永祥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平湖自明代宣德五年(1430)置县后,城内就有七十二条半弄之说,桑园弄、观音堂弄、官弄、王家弄、城隍弄就像宋代的词牌一样,充满了不同的色彩和故事。置身在不起眼的弄堂里,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感。渐行渐远的平湖老弄,在我记忆深处是一种抹不掉的亲切。

    平湖自明代宣德五年(1430)置县后,城内就有七十二条半弄之说,桑园弄、观音堂弄、官弄、王家弄、城隍弄……就像宋代的词牌一样,充满了不同的色彩和故事。置身在不起眼的弄堂里,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感。渐行渐远的平湖老弄,在我记忆深处是一种抹不掉的亲切。

    孩提时,我住在平湖小南门内的张家园里。围墙北边是碗爿弄,一墙之隔就是传为明代布政史陆怀玉的也园;南墙相邻的是十字弄,东边是酒甏弄,西边则是青阳地。早在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时,平湖就设有“当湖酒库”,老一辈说地址就在酒甏弄一带,宋时酒甏堆积如山,临近的日辉漾里舟楫拥挤,一片繁忙景象。酒甏弄有些弯曲,五十米左右长,直通南弄,进去几步就是一座“日辉漾小学”,至小学三年级,我一直在那里念书,据说校址是康熙年间,平湖知县董天眷捐田创建的育婴堂。儿时的我,常骑着竹马过酒甏弄、永凝桥,到堰上看望小脚外婆。临走时,慈祥的外婆总是往我口袋里塞上一两个熟鸡蛋。那时的酒甏弄有好几户大户人家,高高的风火墙,墙内高大的古树不时钻出头来窥视来往的人们。有一家的大桂树,每到中秋前后飘出来的桂花香,让人记忆犹新。

    酒甏弄口早先住着一个单身汉,人们叫他牛头阿宝,专做酒酿丸子。他每天挑着担在几条弄里转悠叫喊“酒酿丸子吃哇”。平湖著名的书法家俞元龙老师就住在这里,他家门前是祈堂浜,早前河面上有座两边有木栏杆的木桥。木桥南是宋庆历五年(1045)建的湖隐庵,县志上说其规模“雄丽宏敞”。我八九岁那年发大水,湖隐庵故址上种的大冬瓜,一个个都飘浮在水面上,涌到我家后门口的碗爿弄。

    碗爿弄不太长,向西直通到青阳地。青阳地,志书上又作青秧地;而碗爿弄,志书上写为碗沙弄。我相信,这些都是后世把名叫别了的。不是吗?平湖人熟知的施家坟,现在叫施家文,有的地方把松风台写作松枫台。记忆中的碗爿弄很偏僻,行人少。引我向往的是弄中间有一棵二三丈高的百年老树,长着像冬青的叶子,四季常绿。树的果实像三只脚的宣德小香炉,惟妙惟肖,好玩极了。于是,我们就称它为香炉树。现在来看,这种树在平湖早已没有了。我家靠南边的十字弄,西达杨家桥,但弄内古老的杨家石拱桥早被拆除了。记忆中的十字弄,朝南门埭的房屋样式是明清的,临街面一式长窗,有门埭子、宽宽的石阶。让我母亲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这里曾住着柴姓一大户人家,五世同堂,全家二十多人,吃住在一起,弟兄妯娌间十分和睦。弄的东口空地上原先有一棵百年大榆树,枝干茂盛。一九五八年,这里曾办起大食堂,我放学回家,常拿着大锅子在大树下排队,等食堂发粥或面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