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缘河傍水曲径通幽 弄堂口撑船,河埠头买菜,这是当年生活在平湖城里普通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弄堂由民居相隔而成,民居沿河而建,当年水乡鲜有大路,建材全仰赖水运,所以平湖城里弄堂因河而生。 我们从历史上曾经
![]() 缘河傍水 曲径通幽 弄堂口撑船,河埠头买菜,这是当年生活在平湖城里普通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弄堂由民居相隔而成,民居沿河而建,当年水乡鲜有大路,建材全仰赖水运,所以平湖城里弄堂因河而生。 我们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弄堂名,就知道这里的弄堂与水有多么亲近了。 先说带“浜”字后缀的弄堂名有九条。这种弄堂,俗称半边街,往往一边临河,河边河埠相拥,另一边才筑成排的民居,民居门口横穿弄堂到河埠只有几米距离。 带“廊下”后缀的弄堂名有十条。廊下是河边避风遮雨的走廊。房屋与河的布局和带“浜”字的弄堂差不多,但弄堂上盖有屋面,靠河的一边往往还有栏杆,凭栏眺望,在廊下欣赏河景不惧日晒雨淋。其中,最有名的数南廊下,北起保安桥,南到猪行浜,长300余米,宽3米,是观赏东湖的好去处。东湖是平湖人的母亲湖,重要的湖上聚会无疑就在这里。每年的四月初,田秧刚下,趁着农闲的间隙,四乡船舶汇集湖内,摆开竞渡的阵势,平时在内河里慢悠悠摇橹扳梢的平底船,此时一反常态,伴着船中岸边呼应的吼声、喊声,艘艘似离弦之箭,争先恐后犁开满湖的白浪,滚滚而来的波浪冲向岸边,甚至扑上南廊下河埠数级台阶。 带“埭”字的弄堂名有六条。埭在水乡指河边的土坝,平时纤夫拉船从埭上过。 还有,带河、汇、堰、滩、桥、桥堍、漾、池的弄堂名多达十七条。这些弄堂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南河头,古称“鸣珂里”, 直到今天依然保存完好。东达建国南路,西至八字桥,全长410米,一半长度路面与南河头港南隔河平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莫氏庄园就在弄东段。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