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南栅故事(2)

2013-08-27 08:43 作者:俞翔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鲁迅先生认为他的老师章太炎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其时,汤国梨与章太炎先生新婚仅三月,一别却是三年,只得鸿


  鲁迅先生认为他的老师章太炎“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其时,汤国梨与章太炎先生新婚仅三月,一别却是三年,只得鸿雁两地,以诗言志。“已封重启意徐徐,欲写还休叠又舒。挑尽残灯过夜半,长笺裁尽未成书。”(《裁书》)后来结集出版,其自撰《序言》,“顾余之珍重此家书者,期与先生相见时,作共诉甘苦之印证,留示子孙,使知先人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之气节,传之社会,可觇专制统治者之蛮横暴戾,然则此家书亦史书也。”诗,肝肠寸断;言,掷地有声。

  章、汤结缡原本就是一则传奇。太炎先生曾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他把娶妻也作为学问用途,认为湖北、湖南尚保留古音,有助于研究“语言”——汤国梨幼年曾随父客居汉口,会说湖北话——他甚至在京沪各报刊登载《征婚广告》,对女方提出三个要求,“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世俗所议,自然视作“章疯子”的疯言疯语。而汤国梨也曾回忆说:“关于择配章太炎,对一个女青年来说,有几点是不合要求的。一是其貌不扬,二是年龄太大(比我长十三岁),三是很穷。”但是太炎先生的精神骨气与渊博学问还是俘获了她的芳心。

  这个为新思想召唤而离开故乡的女子,也许就是在枕善居前的河埠头,踏上了驶向远方的航船。那一刻,她又怎么能预料到自己将生逢其时,保路运动,创办《神州日报》,又与思想界巨子结为伉俪……那一刻,她也不会料到自己将一去不返。幼年丧父,寡母含辛茹苦,好在有执掌冶坊的舅父疼爱,温暖了年少情怀。昔日街坊,无论解与不解,执手话别总是欷歔。还有长街,烟火,绿野,和不息的运河流水,哪一样不牵动最隐秘的心怀。哪怕更盼望长风万里,哪怕更盼望洪流滔天,少年时光的记忆才最为清晰动人:

  春水鸭头绿,夕阳牛背红。

  瓜皮渔艇子,摇出小桥东。

  ——《乌镇薛家桥旧作》  

  游客们不曾在旧冶坊前停留,也不会在宋堡弄口驻足,也没人告诉他们,那一幢破败的宅院曾经是女史的旧宅。院墙倾颓,院墙上不知名的老树也死了。一条水泥路从老宅间凌厉地刺出去,仿佛要刨开古镇朽烂的胸膛。它的那一头,就该是薛家桥吧。

  他们在朱家老宅前下车。庭院里的石榴郁郁葱葱,睡莲浮在荷花缸里做梦。他们看着一方遗失一半金粉的招牌,听到一个关于染坊困厄时期的故事。一箭之外,关于南栅街尾浮澜桥的传说,也在三轮车夫的呼喝声中,等待他们的聆听和感喟。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