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庸江湖今何在 金庸回乡轨迹 1992年之后,金庸曾六次回到故乡,足迹遍及家乡的角角落落。 第一次回乡 1992年12月,金庸应邀参加母校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这是离开故土44年的金庸第一次回乡。 12月2日,参加嘉兴一
金庸“江湖”今何在 金庸回乡轨迹 1992年之后,金庸曾六次回到故乡,足迹遍及家乡的角角落落。 第一次回乡 1992年12月,金庸应邀参加母校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这是离开故土44年的金庸第一次回乡。 12月2日,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捐赠1万元港币给母校为张印通校长建造铜像,赠送15部小说给校图书室留念,为母校师生演讲,并题字: 当年遭寇难,失哺意彷徨。 母校如慈母,育我厚抚养。 去来五十载,重瞻旧学堂。 感怀昔日情,恩德何敢忘。 12月2日,金庸图书馆在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北区正式动工,金庸参加奠基仪式。 12月3日,金庸偕夫人到嘉兴日报社与家乡同仁会晤,挥毫寄语:“客观报道,独立思考,坚持正义,重视公益。” 随后,游览南湖和烟雨楼,在游览南湖时,金庸挥毫写下“旧地重游,烟雨如旧”。 回到嘉兴宾馆,他为嘉兴题字: 槜李古邑文化之邦, 吴越分界嘉禾呈祥。 南湖一会发皇鹰扬, 新道吐秀改革开放。 金庸回到家乡海宁,并与夫人林乐怡到硖石西山凭吊表兄徐志摩,并通过《海宁报》向海宁全体市民问好,参观母校海宁市袁花镇中心小学并题字,还把海宁市政府落实祖屋房产政策的1.64万元补偿款捐赠给母校建立图书室。 第二次回乡 1994年3月24日,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关心嘉兴经济建设、对嘉兴文化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查良镛先生为“嘉兴市荣誉市民”,市政府聘请他担任嘉兴市人民政府高级顾问。 4月3日,金庸图书馆开馆启用。金庸参加落成典礼,并挥毫写下:“感我桑梓,锡以嘉名,愿尽菲薄,助振斯文。” 4月4日,金庸在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夫妇陪同下回到母校嘉兴一中,捐款6万元港币作为奖学基金。 接受《嘉兴日报》记者采访后再次题字:“我为嘉兴添锦绣。” 4月5日,金庸到海宁参观、访友,在海宁市高级中学题写“行见人才如潮自此涌出”字额。 第三次回乡 1996年11月,首届金庸学术研讨会在海宁召开。 11月10日,金庸参观海盐绮园、南北湖,在南北湖载青别墅留下“金九避难处,金庸来凭吊”两行字,款落“丙子年秋,金庸”。 11月11日,《金庸研究》首发式暨“金学”研讨会在海宁召开。 其间,前往海神庙、陈阁老宅,并在海宁盐官观潮,设宴招待与会的十多名专家、学者。 第四次回乡 1997年9月19日,由浙江大学领导和嘉兴市领导陪同,查济民伉俪、杨振宁和金庸一起前往海宁观潮。 第五次回乡 2003年10月23日至27日,“2003年浙江嘉兴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暨金庸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研讨会”在嘉兴举行,金庸应邀参加大会并演讲。 10月24日晚,金庸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南湖论剑》演讲,获得与会专家、学者赞誉。 10月25日,金庸第三次到嘉兴学院,在金庸图书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演讲。 金庸回到家乡海宁,参观海宁市高级中学和徐志摩故居。 会议期间,他返回母校——嘉兴一中,拜访老师,跟众多的学弟学妹见面。他来到张印通校长铜像前,献花三鞠躬后,情感难控,失声痛哭。 第六次回乡 2008年9月,金庸在海宁参加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回乡。 9月16日傍晚,记者见面会后金庸为《嘉兴日报》题字,继1988年《嘉兴日报》记者赴港采访,再次为《嘉兴日报》题写“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他第三次为《嘉兴日报》题字。 9月17日上午,金庸在海宁盐官出席金庸书院奠基仪式。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