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米谷子女忆父亲:他骨子里是个艺术家(3)

2012-12-21 15:28 作者:陈苏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1947年,形势特别紧张。米谷曾在《自传》中回忆,只能每画一幅画就改用一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临时随便写的,现在已经无法回忆了。朱尧洲记得,那年冬天,父亲去了香港,他和祖母、母亲以及兄弟全靠祖产维持生计。


  1947年,形势特别紧张。米谷曾在《自传》中回忆,“只能每画一幅画就改用一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临时随便写的,现在已经无法回忆了。”朱尧洲记得,那年冬天,父亲去了香港,他和祖母、母亲以及兄弟全靠祖产维持生计。

  年仅10岁的朱尧洲不知道,父亲在香港,仍以“米谷”为名继续战斗,他更不知道,1947年冬至1949年6月,父亲在香港时期的政治讽刺画,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日臻成熟,当时的漫画界将他与华君武并称“北华南米”。

  上海解放,米谷从香港回来,全家都迁到上海。“跟父亲住在一起,我知道了他是共产党员,是解放日报艺术组组长,是上海美协副主席。”

  而第一次有意识地认识父亲的画,是1950年。解放日报给他出了本画册,他主持办起《漫画》月刊。“创刊之初,编辑部就设在我家楼下客厅,靠窗几个旧沙发,中间一个大桌子,父亲、张乐平、张文元、沈同衡……经常在礼拜天聚在我家开会、画画、画版、改稿子。”

  朱尧洲中学6年,都和兄弟姐妹们在父亲身边,接触较多,印象较深。《回忆父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父亲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整天忙碌,一心工作,很少能顾及家里的事……他的热情总是那么高,精力总是那么充沛。这种不知疲劳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朱尧洲记得,“有时候,父亲会把我们中的一人叫到跟前,他画一张画,叫我们说说这画什么意思。他知道画是要给老百姓看的。或者喊我们过去做个什么姿势,他随时随地素描速写。”

  朱忆林的印象中,父亲在家时间少,“60年代初,是他创作高峰期,每天都看《参考消息》,每天都在画,都在构思,老处于一种工作状态。”
顶一下
(3)
42.9%
踩一下
(4)
57.1%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