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 父亲对于我们择业是很民主的,从来不多加干预。他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也尊重我们自己的爱好和志愿,并不要求我们继承父业一定要学门本领,要有一技之长,不能虚度时光。父亲不仅言教,而
【影响】 父亲对于我们择业是很民主的,从来不多加干预。他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也尊重我们自己的爱好和志愿,并不要求我们继承父业……“一定要学门本领,要有一技之长,不能虚度时光。”父亲不仅言教,而更是以自己的行动教导我们要全身心地热爱和投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摘自《回忆父亲》 言教身教,不虚度时光 米谷与妻子育有七子女。 长子朱尧森,1936年生,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中科院南京电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有一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 次子朱尧洲,1937年生,高中毕业后,考取留苏预备部。他被分到保加利亚,在索菲亚建筑工程学院读水利工程。1963年春回国,进水利部,被分配到当时的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教农田水利工程,退休时是该院副院长。有两子,长子1968年生,学国际金融,大专毕业,节水设备贸易公司经理;次子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系毕业,做楼宇自动化。 三子朱尧山,1943年生,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控系毕业,时值文革,被分配到河南安阳工厂劳动,后从安阳市外经贸公司退休。有两子,长子学医,目前在广州从事与医药相关行业;次子在安阳。 长女朱星娴,1946年生,北京工业大学机电系,未毕业文革开始。曾在山西农业大学从教,后任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编审,现居美国。有一女,学医,和女婿在美国医药开发研究所工作。 四子五子是双胞胎,1948年生。 朱小米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后任北京古城中学总务处长。有一子,在中国银行工作。 朱小谷,两三岁时罹患脑膜炎药物致聋,聋哑学校毕业后,赶上文革,做环卫工人直到退休。有一女,杂志编辑。 幺女朱忆林,1953年生,小学毕业后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考上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建筑设计院,做室内设计。有一子,留美攻读计算机硕士,现在美国,高级工程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