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忆祖棻:她是温婉而又内心强大的江南才女 1932年,23岁的沈祖棻以一首《浣溪纱》成名。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
忆祖棻:“她是温婉而又内心强大的江南才女” 1932年,23岁的沈祖棻以一首《浣溪纱》成名。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为沈祖棻赢得了“沈斜阳”的美名。当时她在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读二年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汪东看到这首《浣溪纱》时,大为惊叹。此后沈祖棻专力填词,自1932年到1949年,前后共创作了500多首词,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期间。这些词便是1949年春她手定而成的传世之作《涉江词》。 对于《涉江词》,汪东评价:“诸词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黄裳则评:“高出于三百年来的女词人。” 沈祖棻晚年写出了著名的长篇诗作《早早诗》,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未有的佳作”。 张氏外孙女,前年尚襁褓。 八月离母腹,小字为早早。 生辰梅正开,学名唤春晓。 一岁满地走,两岁嘴舌巧。 娇小自玲珑,刚健复窈窕。 长眉新月弯,美目寒星昭。 …… 早早(张春晓)是她的外孙女,当时只两岁。此诗震动诗坛,朱光潜题诗赞道:“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独爱长篇题早早,深衷浅语见童心。谁说旧瓶忌新酒,此论未公吾不凭。” 她被人们誉为“当代李清照”,二十世纪中华诗词界最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宋词赏析》和俞平伯的《读词偶得》,被列为二十世纪词作鉴赏的两本标志性著作。 她与程千帆的爱情婚姻,更有“昔时赵李今程沈”之说。两人志同道合四十载。直至1977年6月27日,她的生命因一场车祸戛然而止。 当时程千帆历经十八年磨难好不容易摘除了“右派”帽子,带着妻子祖棻、外孙女早早,到上海南京探亲。返回武汉大学时,他们乘坐的车子因司机酒驾撞了电线杆。 早早当时不足四岁,是这场车祸最小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时隔37年,在广州红砖厂一家咖啡馆一隅,早早向我们追忆这场车祸时,叹息命运的无常,对外婆充满疼惜。当时她本来坐在外婆怀里,车祸发生前几分钟,正好转到了爸爸怀里,没有受伤。 ![]() 1975年3月,沈祖棻、程千帆与女儿一家合影于武汉东湖,早早刚满周岁。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