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早早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这也是得自外婆的因缘。因为她后来的合作导师王德威对沈祖棻研究比较感兴趣,两人在2005年南大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有过一面之缘。早早说,在哈佛的一年,人生上的收获、视野上
2012年,早早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这也是得自外婆的因缘。因为她后来的合作导师王德威对沈祖棻研究比较感兴趣,两人在2005年南大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有过一面之缘。早早说,在哈佛的一年,人生上的收获、视野上的收获大于学术上的收获,对她影响很大,比如她又有动力写小说了,之前已经停了七八年;她还决定重新修改博士论文。 她感叹:“自己虽然也努力,但是你会发现前人留下的因缘是很奇特的。” 早早的女儿今年8岁,她对女儿非常注重家族传承方面的教育。2009年海盐举办纪念沈祖棻先生百年诞辰暨学术研讨会,早早带着三岁的女儿去了;2013年南京大学举办程千帆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她又带女儿回去参加了,她还特意指着外公程千帆写的字“如山若水”对女儿说,这是你太爷爷写的字。 然而,让早早无奈的是,女儿认为自己是广州人;而且随着家人都离开南京,与南京的联系越来越少,不知道这种维系还能保持多久。 沈祖棻去世的第二年,雨燕出生了,机缘巧合,祖孙两个的生日居然是同一天。程丽则说:“她的性格像我爸爸,做事比较严谨,对自己的人生有设计,而且她设计好了以后就去做,目标很明确,一桩桩地做完。” 雨燕说:“我外公说他最大的理想是当个大学教授,我说那我就把我的人生理想也设定成当一个教授,当不了像外公这么知名的教授,当个普通的教授也可以,也算实现目标了。”她本硕就读于南京大学,学习法学专业。雨燕觉得家里人都搞中文,自己不想沾他们的光,想自立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学了法律。家人很民主,谁也没反对。 读硕士期间,雨燕受姐姐到西藏支教影响,去新疆支教半年。硕士毕业后,她没有像姐姐一样继续读博士,而是选择了先工作。三年后她考取了武汉大学的博士,读的是环境法专业。雨燕说:“我在硕士期间就开始研究环境法,也是有点理想的成分在里面,觉得现在环境污染很严重,希望能够通过法律的学习,贡献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吧。” 对于在党校工作,雨燕的老师曾质疑能否人尽其才,雨燕的回答是:“我们对这些领导干部的教育,如果能发挥作用的话,其实比在高校里更有用。如果能给他们一点环境保护的理念,可能这个社会能发生更大的改变。” 在程丽则眼里,这个女儿非常勤奋,很努力,双休日都不怎么休息。家里没有电视机,她也没开通微信。 程雨燕现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做博士后,但还没有出站。她下一步的计划是像姐姐一样到国外去做访问学者。如果能够成行,她希望母亲和女儿到时也能跟随,尽管母亲现在每年都自行出国旅行。 雨燕的女儿今年3岁多。在民主开明的家庭中成长为家人的骄傲,雨燕希望自己的女儿跟自己一样快乐健康。 ![]() 2014年春节,全家福(程丽则夫妇及两个女儿全家),摄于广州光孝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