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十年四访王会悟(上篇)(3)

2021-01-22 15:04 作者:吴骞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二 第二次我们拜访、采访王会悟的时间为1981年9月19日下午,地点和同行者不变。 因为上次访谈在晚上,光线影响了摄影,我只为王老试拍了一帧大半身坐姿照片,表情倒很好。因王老喜欢,后来她的女儿还向我要了底片。


  二
  
  第二次我们拜访、采访王会悟的时间为1981年9月19日下午,地点和同行者不变。

  因为上次访谈在晚上,光线影响了摄影,我只为王老试拍了一帧大半身坐姿照片,表情倒很好。因王老喜欢,后来她的女儿还向我要了底片。当天室内散射光上乘,我先用半个小时翻拍了王老预先寻找出来的一批史料。有从图书馆复制的同样大小的影印报刊,如《每周评论》和《妇女声》(注: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出版的半月刊第一、二、三、四、六期);还有王会悟十七岁时在乌镇拍的云光照、建党初在上海拍的大半身照,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73年期间的照片等。另外,因上次访谈王老打开话盒子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们不忍打断,来不及提问。这次,我们有的放矢,预备了提纲,主要了解她青少年时代如何赴嘉兴、湖州求学深造,如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逐浪弄潮,如何在建党前夕于上海同李达相识相交、定情成婚等情况。


王会悟在湖郡女校上学时

  下面是当时的谈话(摘要):

  因受乌镇当地封建保守乡绅和县里不作为官员破坏,王会悟创办的女子学校不得不关门。她觉得为了生计,必须外出求学深造。正好雁冰传来消息,方英校长开办的嘉兴女子师范学校招收16周岁以上的女生,不用交学费,只收书杂费。

  1913年下半年,年仅15岁的王会悟如愿以偿来到嘉兴女子师范学校先读预科。女子师范学校地处嘉兴城南风光绮丽的范蠡湖畔,校门面对波光粼粼、杨柳依依的一汪秀水。女子师范预科的校园生动活泼,在这里,王会悟进一步接受了爱国爱民、男女平权的思想理念。一年后的夏天,她以优良的成绩预科毕业,很想再读四年正科,但苦于母亲交不出书杂费,只能回乌镇应聘到湖溪小学教书。

  1918年春节,王会悟在参加沈雁冰和孔德沚在乌镇的婚礼后,和沈雁冰有过一次长谈。沈雁冰以自己在北京大学文科预科毕业,经乡贤介绍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就业,如鱼得水的过程,开导王会悟继续外出深造。沈雁冰循循善诱,要王会悟多了解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融入世界新潮流,他还提出掌握英文交往常识,对今后人生道路会大有帮助。

  王会悟根据沈雁冰的推荐,决定去湖州的湖郡女校学习英语。因家里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王会悟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一边认真学习,一边兼做校园清洁工或去牧师住宅教夫人们学中文。在生机勃发、新风频吹的湖郡女校,王会悟不仅相遇了毛彦文(注:后成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慈善教育家熊希龄夫人)、朱曦(注:熊希龄第一位夫人朱其慧内侄女)和嘉兴人陈达人等知心学姐,还拜读了罗家伦(注:五四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的大作《新潮》。

  当新文化运动揭开五四的序幕,王会悟被《新青年》(注:陈独秀创办)以及《每周评论》(注:陈独秀、李大钊创办)《少年中国》(注:李大钊主编)等进步刊物所吸引。在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王会悟尤其认同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制,猛烈抨击“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对女性的伤害,认为要援引欧美女权思想,传播西方女性“独立自主人格”之“女权革命”。

  当王会悟看到1918年初出版的第四卷第一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后,当即也用白话文给陈独秀写信,表达决心为民主自由而战的豪情。她在忐忑之中终于等来陈独秀的回信,在信中,陈独秀欣喜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教会学校,勉励王会悟多学多思,做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新女性。


两册茅盾少年时代的作文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