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周评论》 1919年的五四浪潮也拍打到湖郡女校,王会悟与同学好友向校方提出罢课游行要求,但教会学校不允许女生上街。王会悟与毛彦文、朱曦、陈达人等六人被推选筹组学生会,借助湖州学生会力量,于5月8日晚上集
![]() 《每周评论》 1919年的五四浪潮也拍打到湖郡女校,王会悟与同学好友向校方提出罢课游行要求,但教会学校不允许女生上街。王会悟与毛彦文、朱曦、陈达人等六人被推选筹组学生会,借助湖州学生会力量,于5月8日晚上集会,有人还割破小指血书“良心”以表决心。次日,湖州地区的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和湖郡女校等七所学校的学生在府庙集中,通电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王会悟走在示威游行队伍的前列,手举标语,高喊口号:“废除二十条”“还我青岛”等。经过五四运动的逐浪弄潮,王会悟深感中国妇女只有加入组织起来的先进队伍,唤醒大众的民主思想觉悟,在民族的独立解放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解放。 1919年9月,王会悟在沈雁冰的帮助下,离开学习生活了三年多的湖郡女校,奔赴新希望的所在地上海。沈雁冰为王会悟介绍的第一个职位,是担任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会长徐宗汉(注:辛亥革命元老黄兴夫人)的秘书。沈雁冰告诉王会悟,徐会长委托他找一个聪明伶俐、英文很好,有写作和办事能力,有为妇女解放而奋斗决心的新知识女性做秘书,这个人正是你啊! 的确,王会悟担任秘书职务相当称职,进步也快。一次她帮徐宗汉整理书桌上的文件时,发现了一本叫《解放与改造》的杂志,里面有篇署名作者李鹤鸣的《女子解放论》文稿引起了她的注意。此文剖析了男性中心社会的由来,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喊出了“女子也是人”“男女共有世界”的口号。作者真名就是李达,笔名鹤鸣、鹤。 李达,1890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零陵(现属永州市)的佃农家庭,曾先后入读永州中学和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现北京师范大学)。1913年以湖南统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留学日本的官费生。1920年8月,李达抱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目的,从日本回国,汇入陈独秀、俞秀松等人的建党行列。当时王会悟已成为刚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员,与李达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他俩开始了恋爱生活,并于1921年4月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家里举行婚礼。 ![]() 修复茅盾故居、收集茅盾文物等事赴京归来后的汇报提纲 【“初心”印记】 王会悟回忆,在同李达热恋和蜜月期间,除了谈情说爱,还谈理想抱负。在讨论入团(注:王会悟因工作需要始终没有入党)和建党的初衷时,李达说得最多的是三条: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该天下为公,建党为民,入党爱民,共产党无自己私利,只有人民公利。二要改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状况,上海的外国租界和星级酒店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吃一顿饭可花掉百姓一年的生活费,贫民窟里劳苦大众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绝不合理。三要建设民主共和的社会主义强国,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团结共和,国家文明富强。王会悟又补充两条: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有限政府,人民监督。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