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他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 丰子恺所画尊师弘一大师像 【名片】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 他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出生天津,却因极爱母亲,从母姓,自称“当湖王布衣”,以母亲家乡平湖为自己家乡。 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也是第一位正式把西洋绘画思想引介入国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也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词、曲大家。他所创作的《送别》歌,传唱至今,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都尊他为师。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林语堂说他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夏丏尊评价他的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丰子恺评价他“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 他前半生是李叔同,后半生是弘一法师。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从浊世公子、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成为律宗高僧,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李叔同有没有后人?后人如今在哪里?这曾经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今年是弘一法师圆寂70周年,本报记者专程赶往天津,采访李叔同的孙女李莉娟。 在天津大悲禅寺,我们见到了这位皈依佛门26年的居士,天津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在她的眉眼之间,依稀能够看到李叔同的影子。她办公室门后,是她亲笔所写的“惜福”二字,与弘一法师“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字体,有几分神似。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