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象】 在俗,举世奇才 在僧,律宗高僧 他老人家不仅是在教育工作上培育了满园桃李,而且是集音乐、戏剧、美术、金石、篆刻、书法、诗词于一身的举世奇才,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李莉娟《对我祖父的思念》
【印象】 在俗,举世奇才 在僧,律宗高僧 “他老人家不仅是在教育工作上培育了满园桃李,而且是集音乐、戏剧、美术、金石、篆刻、书法、诗词于一身的举世奇才,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李莉娟《对我祖父的思念》 李莉娟出生在1957年,在她出生之时,她的祖父早已圆寂。很小的时候,家里还有些照片,有时看到父亲在翻照片,好奇就问,父亲也时常跟他们讲起祖父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以及曾留学,回国从事教育的一些事情。“听了以后,我对祖父顿生崇敬之情,一位伟大而庄重的形象,展现在我面前,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有一天,这些照片,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忽然都不见了,父亲也不再说祖父的事情。“后来才听我父亲说,那些东西不能再留了。被人翻着了,就惹祸,可能他就给毁了。我们后来也没看到了。”李莉娟还记得,那是她小学就要升二年级的时候,长大后才知道,那场大浩劫叫“文化大革命”。 直到1980年,李莉娟还记得,那是她祖父的百年诞辰,各地报纸杂志开始登载纪念文章,她才渐渐地全面地了解祖父的事迹。那时候,她已经20多岁了。 “我的祖父这么多的奉献,徐星平(弘一法师研究者)提出来,有十个第一,后来又整理成十二个第一。” 李叔同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留日期间,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1907年,他在日本演《茶花女》,那是中国人演的第一部话剧,祖父反串女主角玛格丽特,可说是中国话剧反串第一人。那场话剧是为了赈灾。”后来,李叔同还曾主演过多部话剧,反响极大,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方面,李叔同都起到了启蒙作用。 “祖父在日本时曾寄了一张自己画的水彩画做明信片,可能是目前找到的中国水彩画的第一张。” “祖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可说是少有的奇才,他的‘弘体’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都以得到他的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中年时期,也就是1918年夏历七月十三日,他老人家忽然遁入空门,在杭州虎跑寺落发出家,成为佛门弟子,精研佛教中的律宗,使中断了七百年的南山律宗,得以重兴,受到中外佛学界的称赞,被尊为一位高僧。” ——李莉娟《对我祖父的思念》 李莉娟至今还记得,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搞了一个纪念弘一大师诞生100周年书画金石篆刻展,从此,有关弘一大师的资料介绍,报纸上渐渐多起来。此时,李莉娟才将那些幼年时的印象与这位律宗高僧联系起来。 “弘祖1918年出家为僧,1942年圆寂,这二十四年间,对佛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鉴于佛门戒律松驰故而致力研究律宗,学律持律,以自己严格的持戒行动为佛教界树立模范,并振兴湮没七百年的‘南山律宗’。”弘一法师履践他弘律的誓愿,精研律藏,编著了许多律学典籍,其中《南山律苑丛书》、《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最为精辟。尤其是《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是弘一法师呕心沥血,历时多年,精心构思之作,他将原有戒条,制为表解,化繁为简。“(这本书)被称为宋朝元照(灵芝)律师以后第一巨著,(弘祖)在中国佛教史上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弘祖持戒严谨,做事小心谨慎,他曾写一幅字:‘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李莉娟听过一个故事,弘一法师悲天悯人,他每次去学生丰子恺家,坐藤椅之前,都要提起椅子来轻轻摇动,再慢慢坐下。子恺先生觉得奇怪,弘一法师说椅子缝隙很大,也许里面有小虫伏着,摇一下可让它避走。师徒也因此萌生编印《护生画集》,以宣传怜悯一切生物的慈悲心。丰子恺作画,弘一法师配诗,规劝人们戒杀护生,慈悲为怀。两人约定,逢十生日时出一集,共六集。丰子恺为坚守承诺,哪怕是在文革遭批斗期间,依然坚持,他白天到“牛棚”,晚上冒风险作画,终于在1973年将第六集画完,历时46年。 “我父亲看到这些纪念我祖父的文章,也逐渐地给我们讲一些故事。再后来,报社就到我们家来采访。”李莉娟还记得那是1982年秋,《李叔同——一代艺术大师》一文在《天津日报》发表。报道提到,不知道李叔同后人在哪里。那时候,经历文革,家里也几经迁移,没有人知道他们就是弘一法师的后人。“我父亲李端获悉信息,便让我去报社,把这事说明,后来报社来人了。天津日报的老记者王慰曾,一直对我爸爸进行采访,整理出一些回忆文章。” 嘱全家吃斋信佛, 两个儿子用功读书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