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父早逝,陈书于25岁时嫁给大她15岁的钱纶光(16551718)为继室。 钱家居海盐沈荡半逻村,祖上可追溯到吴越国钱镠,至钱纶光及父钱瑞徵时代,虽有所落寞,但依然不失名门望族之风雅和纯直。钱陈二人可谓门当户对、
陈父早逝,陈书于25岁时嫁给大她15岁的钱纶光(1655—1718)为继室。 钱家居海盐沈荡半逻村,祖上可追溯到吴越国钱镠,至钱纶光及父钱瑞徵时代,虽有所落寞,但依然不失名门望族之风雅和纯直。钱陈二人可谓门当户对、鸾凤和鸣,这一点从陈书日后留存的书画作品中钱纶光的题款即可看出,连钱瑞徵也题写“纺余闲课”赠予这位令其满意的儿媳。来自母族的熏陶和夫家的深明大义,陈书的艺术道路从不停歇。 陈书刚刚嫁入钱家,贤惠端敬、孝亲睦邻,极有贤名。当公公钱瑞徵外出任西安(今衢州)县学教谕,族人请问“谁可代翁长吾族者”时,德高望重的钱瑞徵毫不犹豫说:“吾新妇陈至孝且慈,吾观其举措,家政当出吾右”,这番由衷赞许,“族人咸以为然”。 钱纶光是大孝子,母亲在西安县老病,前去省视,再说家道中落,为谋生计,也常外出,又请不起名师为诸子授业,就把这个艰巨任务交到陈书手中:“吾亲老不能咫尺离膝下,诸子学业成败由汝。”一个敢委以重任,一个敢欣然接受,心大的钱纶光挥挥手去母亲面前尽孝。陈书在捉襟见肘的家计中,既鬻画纺绩为生,又悉心教导三个儿子。彼时,长子陈群九岁授《春秋》,次子峰七岁授《孟子》,幼子界四岁授《小学》,陈书常把授课情况辄录寄给丈夫为念。 孩子总是贪玩的,即便钱陈群日后被雍正赞为“安分读书人”,“不独文章好,人也好”,被乾隆誉为“东南搢绅领袖”,少年时也让母亲费尽心机。“所居读书处有楼三楹,太淑人(陈书)在楼下纺织,声相答”,三兄弟在楼上读书,陈书就在楼下纺纱,并不时批阅读书注解、夜以继日。陈书对三兄弟要求极为严格,“或闻读书声轻浮,尝潜登梯级觇之,则不孝弟兄俱越席以嬉,读成诵书塞责也。于是大挞至流血。数月又如之。一日,召不孝于家庙中,跪竟日,不令饮食。”陈书对自己亦是极为严苛,孩子贪玩,忏悔和自责,甚至以绝食来惩罚自己督促不力。更是以一番“毋弃先人绪”的教诲来督导三子刻苦读书,不辱没先祖。 钱陈群感恩母亲教诲,撤楼读书,三年不下楼,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及第,三朝为官,位极人臣,死后祀于贤良祠。 ![]() 陈书之子钱陈群山水画扇面 |
- 上一篇:唐兰:尊古守正,证古泽今
- 下一篇:姚绶:奉旨出巡两淮盐务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