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氏祖居为太常公钱薇的旧屋承启堂,位于沈荡半逻村南忠泉(今名中钱村)。陈书居住于南楼,晚年居嘉兴不忘先祖,自号南楼老人。 南楼遗址在沈荡中钱港中钱桥堍西端,桥堍有白色二层楼,一楼开杂货店。店主肖师傅年
钱氏祖居为太常公钱薇的旧屋“承启堂”,位于沈荡半逻村南忠泉(今名中钱村)。陈书居住于南楼,晚年居嘉兴不忘先祖,自号南楼老人。 南楼遗址在沈荡中钱港中钱桥堍西端,桥堍有白色二层楼,一楼开杂货店。店主肖师傅年逾六十,为我们指点临河平屋及菜地间原有入门,幼时常在此玩耍,见有假山、旗杆石、核桃树等旧物。 北岸的钱氏宗祠二进三院式带一花厅,始建于明代,原名永思堂,现存为钱陈群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正厅悬有乾隆御笔“清芬世守”。乾隆倚重钱陈群,在他逝后八年再览陈书画册,在册首题字,用于褒奖钱氏家风和陈书贤良。院内连廊挂有陈书瓷板画,人们可一睹陈书绘画才艺。 有人说“闺门万化之原”,从陈书对子侄的教导和身后的家族影响力可见一斑。侄曾孙钱载六岁至半逻跟随陈书学画,贫寒子弟张庚幼时被陈书收留、教导。钱载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后授内阁学士和礼部侍郎,《四库全书》总纂,秀水派代表诗人;张庚一生少问仕途,但在绘事和诗词创作上深受陈书影响,著有《国朝画征录》《浦山画论》等为后世受益。家族中一批后辈女诗人如金孝维、钱与龄、陈尔士等,亦仰视陈书,对其绘画诗词艺术极为崇拜。可见,陈书的母教形象和书画成就有着深远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历代圣贤的成就进行追溯时,他们的身后往往站着一个共同的身影——母亲。 女子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找到自我,并成就自我,陈书几百年来堪称典范。而家族的兴盛和延绵不绝,更是离不开一个兰心蕙质、品格高逸的母亲言传身教下的躬耕传递、世守清芬。 ![]() 陈书归葬地 沈荡中钱村苏家圩 嫣然摄 |
- 上一篇:唐兰:尊古守正,证古泽今
- 下一篇:姚绶:奉旨出巡两淮盐务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