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太子胤礽(后被废)随驾巡行。据朱彝尊孙子口述、查慎行记撰的朱彝尊《行述》记载,皇太子至嘉兴,专门派人去城中朱家旧宅寻访他,得知朱彝尊居住于离城三十里的王店才罢。而此时七十七岁的朱彝尊已以退休官员身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太子胤礽(后被废)随驾巡行。据朱彝尊孙子口述、查慎行记撰的朱彝尊《行述》记载,皇太子至嘉兴,专门派人去城中朱家旧宅寻访他,得知朱彝尊居住于离城三十里的王店才罢。而此时七十七岁的朱彝尊已以退休官员身份到杭州准备接驾康熙。皇太子到杭州后,专门派人看望朱彝尊,详细询问他的生活起居及家人情况。当天,又专门接见朱彝尊,于行殿赐座赐食,并命朱彝尊以殿中白杜鹃花为题赋诗。朱彝尊当即写下《咏白杜鹃花,应东宫教》一诗:“银牓璇题一道通,仙花移植冠芳丛。色殊李白宣城见,状比嵇含岭外工。照水影齐红踯躅,卷帘香动玉玲珑。梯航万里来何幸,采入瑶山睿藻中。” 诗当然是以赞颂为主的应酬诗。首句说的是奉皇太子之命赋诗,第二句赞扬此花生于宫中,是“仙花”,故为花中之冠。中间四句即描写白杜鹃花,先用两个典故,写白杜鹃花的颜色与形状,又用比喻衬托来描写白杜鹃花的优美形状与香气,似岸边的红杜鹃倒映水中,似帘外盛开的“玉玲珑”梅花。尾联总绾全诗,赞扬白杜鹃花从远方有幸来到皇宫中。“瑶山”,喻皇宫。“睿藻”,指皇帝及太子的诗词文章,可知胤礽也有咏白杜鹃花的诗作。朱彝尊此诗虽为奉命而写的应酬之作,但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诗歌才能。 此诗得到皇太子的赞赏,胤礽书写“风追夹漈”四字匾额及“白雪新词传乐府,青云旧路接仙班”的对联赐赠,又赐赠礼物。“夹漈”,即南宋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著有《通志》,以此称赞朱彝尊的学问广博。又赞扬朱彝尊的诗歌是“阳春白雪”。隔了一天,胤礽随同康熙接见朱彝尊等,朱彝尊分别给康熙及胤礽呈上所编著的《经义考》,得到康熙“研经博物”的匾额赏赐。 在康熙回京途中,朱彝尊随驾扈送,至苏州,又受到胤礽的接见。接见时,皇太子询问他的饮食起居,知道他年老喜欢食粥,即命赐粥。又问他的学生还有谁在朝廷入侍,当得知随行侍从中的钱名世是朱彝尊学生时,当即传钱前来,关照,“这是你的先生,故着你陪他。”胤礽又向朱彝尊讨教作诗之法,将自己的诗作请朱彝尊观赏,询问朱彝尊的藏书及著述情况。听后,胤礽对身边的官员说,“这老翰林是海内第一读书人,汝等看看亦是好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