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辽远的旧痕(上)--徐志摩与鲁迅(7)

2012-11-02 10:30 作者:王福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三、徐志摩对中国新诗及其理论的历史缺乏了解。 一九〇六年,十岁的徐志摩还未进硖石开智学堂读书的时候,已经二十岁、在日本留学的鲁迅,从仙台医专退学,弃医从文。回到东京,大量收集、阅读、研究、翻译西方哲学


  三、徐志摩对中国新诗及其理论的历史缺乏了解。

  一九〇六年,十岁的徐志摩还未进硖石开智学堂读书的时候,已经二十岁、在日本留学的鲁迅,从仙台医专退学,弃医从文。回到东京,大量收集、阅读、研究、翻译西方哲学和文艺作品,尤其是十九世纪带着强烈叛逆精神的浪漫派作家和作品。一九〇七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编至论》等重要的论著。特别是《摩罗诗力说》,对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等诗人、作家作了精深的分析。他对诗人与诗是这样理解的:
  
  盖诗人者,撄人心者也。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不自有诗人之诗,无之何以能解?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澈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盖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而污浊之平和,以之将破。
  
  可见,鲁迅对于现代派的诗也是“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听”得到诗中的音乐,感得到好诗的“美伟强力”的。回国后,五四前夕,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新诗创作上,他与周作人都是先驱者。《新青年》上不仅发表了充满着对过敏感觉的崇拜、令人震聋发聩的小说《狂人日记》,也发表了一批有着鲜明现代特征的白话诗。《他们的花园》就是一首带着波德莱尔式象征派特征的作品。

  其实,在这方面,徐志摩与年轻时的鲁迅很能相通的,尤其是对拜伦、雪莱等浪漫派欧洲诗人的崇拜。一九二四年,徐志摩曾在北京筹办以魔鬼诗派为中心的拜伦百年祭纪念会,节译拜伦的《唐璜》以《海盗之歌》为题,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晨报•文学旬刊》和《小说月报》第十五卷第四号上,同时发专论纪念拜伦逝世百年。这与当年鲁迅写《摩罗诗力说》有着同样的声气,是可以相求、相应的。

  可惜,徐志摩缺少对鲁迅这样早就用全身心到西方去窃得火来,燃起民族心灵之光的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应有的了解与沟通,轻率地在他的鼻子底下发出如此唯我独尊的言辞,实在是过于莽撞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