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时嘉兴的都酒务,旧址在今瓶山。瓶山位于中山东路上,高十六米,为嘉兴市区最高峰,据说是古人用酒瓶子堆积起来的,故名。 品类 古代酿酒之盛,无过于两宋。 宋代施行榷酒专利的国策,三百年无间断。凡州郡府城设都酒务,县邑市镇设酒务,卖麹卖酒、征收税
![]() 品类 古代酿酒之盛,无过于两宋。 宋代施行榷酒专利的国策,三百年无间断。凡州郡府城设都酒务,县邑市镇设酒务,卖麹卖酒、征收税金。都酒务、酒务,均有酒库、酒楼。酒库专司造酒、藏酒;酒楼,有楼座包厢的酒店也,装潢布置,如神仙居。譬如宋时嘉兴的都酒务,旧址在今瓶山,有燕春坊,坊巷通酒库、熙春楼。燕者,宴也;春者,唐人呼酒为春,后沿用之也。李日华所说“岂亦坊曲醵饮胜处耶”的“坊曲”,指的便是燕春坊。 推想宋时秀州,官宴及文人雅士聚饮或多在月波楼,楼高百尺,朱甍碧瓦,雕楹丹槛,厅堂张列朱象先大屏名画(朱绘为苏东坡赏识),郡守与宾客日燕乐其上;商贾士庶则或多邀游燕春坊,那里不只熙春楼,有瓦子勾栏(游艺场)、酒肆、混堂、茶馆、栈房、剃头摊、赌行……大可流连。市井之徒醉后,红头赤耳,呼卢喝雉,声如雷鸣。宋时,秀州都酒务位处大市上官街中段,街南侧韭溪西通运河,河上酒船风幔,往来不绝。大市上官街在城中极繁华,而繁华的一半儿是因为酒务。 (按:宋政和癸巳即公元一一一三年,重砌大市上官街。清嘉庆十五年翻修街面时出土砖一块,长一尺九寸,横九寸,两面皆刻文,正面楷书四行,中二行为“人丰翕集,市井骈阗”八字,左一行书“大宋政和三年癸巳岁”,右一行书“大宋嘉泰元年辛酉岁正月十六用石重砌”。背面镌铭文十行百四十字真书,文略谓:“秀州嘉兴县郭五乡居住会首胡公佐……同力重砌大市上官街一道,自韭溪桥东砌至菩萨桥。圣宋政和三年六月十一日下手兴工甃砌,伏愿保国安民,风调雨顺……。”由此可知,今中山影城前中山路往东折北至建国路与勤俭路交叉口,即两宋之大市上官街,为商贸集市通衢,恰亦为现代市城之中心商业区。韭溪,东接双溪,西连运河,宋元明数百年间城中之干渠,通官船,彼时水道当不至于过窄。) 《宋史》“食货下七”有云:“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其价自五钱至三十钱有二十六等。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有二十三等。”宋酒官酿的等级大略如此。所说小酒,春夏秋三季中随酿随卖(买),是一种新酿酒,亦称时酒,品质次。丰子恺散文名篇《癞六伯》中写到的酒徒癞六伯,每天早上去石门湾吃时酒,“时酒,是一种白色的米酒,酒力不大,不过二十度”(丰先生此处有误,按时酒又称“茅柴酒”,谓其酒性如茅柴一样,着火即成灰也。这种酒顶多十度出头,味与质,寡而薄),醉得透、醒得也快,其价也廉,为穷民如癞六伯们所好(穷民酒后仍需劳作,不宜长醉)。时酒热天极易酸坏,宋代官酿将它级分二十六等,真不知是如何处置。 大酒,腊月所酿。所说腊酿蒸鬻,是把腊酒经过加热灭菌的方法,亦即酒煮后而沽也。这种酒,可以历久不败。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