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朱竹垞与《风怀二百韵》(4)

2014-11-11 09:16 作者:吴香洲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顺治十年(1653),三娘十九岁,适吴门一富家。从诗中种玉、量珠之称,可知聘财之重;斑骓、画舰之谓,可见将迎之盛;金屋、璇宫之说,可想居处之华。三娘所嫁,诚属富家,但不过乡里多田足谷之子,以铜山金穴自豪


  顺治十年(1653),三娘十九岁,适吴门一富家。从诗中“种玉”、“量珠”之称,可知聘财之重;“斑骓”、“画舰”之谓,可见将迎之盛;“金屋”、“璇宫”之说,可想居处之华。三娘所嫁,诚属富家,但不过乡里多田足谷之子,以铜山金穴自豪而已。竹垞虽出身名门,而生活贫寒,连年橐笔,藉谋枝栖,对此豪华,能无气馁?谁知情丝转牵从意外,三娘所嫁之人,乃珠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诚不惬聪慧女郎之素心。观竹垞所咏,三娘乃知书识曲,弹琴赋诗,缝裳制笺,诚美而多艺者,故竹垞欲作“凤求凰”而未得,大有“情何以堪”之叹。

  三娘自禾中嫁吴门,婿家不可详知,其实亦不可能详知,竹垞岂能将真实姓名明白告人。从其归宁往来俱以舟楫及诗中所述,推测在太湖东北方向,其行程亦约略可考,盖秀水、桐乡之北,即交苏州境。三娘行嫁,自系由王店上船,经马王塘,过濮院镇,出妙智汛、石灰桥,再东北行,以达苏州。途经吴江中塔庙桥,故诗有“日影中峰塔”之谓。但竹垞未尝至定海,而诗有“潮音大士洋”之句,似去过普陀一样,实则系借点吴中禅刹梵院之多而言。

  竹垞在顺治乙未以前,其踪迹南不逾杭、绍,北不过苏、松。乙未三月曾游山阴,至丙申春返里。夏复游岭南,迄戊戌秋始归。以后则里居时少,旋归旋出,不常厥居,故诗中亦详略互错。迹其原因,则详者以男女缠绵之情为主线,而行踪亦略而备焉。

  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夏,竹垞游岭南,留粤二载。其《冯孺人行述》云:“予授徒不给,遂南渡岭。越二载归,则孺人徙西河村舍,是冬复还梅里。”适三娘归宁在家,遂予竹垞以良机,好事竟成。观“梅阴虽结子,瓜子尚含瓤……真成惊蛱蝶,甘作野鸳鸯”一节,可知三娘虽婚而未孕,竹垞遂乘虚而入。大抵非匹之合,初犹惟恐人知,继则恣情不休,渐忘形迹。然世上安有朝朝暮暮为云为雨而人不知之理?其“本来通碧汉,原不限红墙”二语,可见自身行踪,本难尽秘,竹垞已自知之矣。

  那么竹垞夫人是否知隐呢?她当然知晓,只是不说罢了。她这种做法,是爱丈夫之极?还是爱胞妹之深?实在无法捉摸了。竹垞平日经常假称夫人之命,召小姨相叙,夫人亦未尝不知。某日他们相约,待夫人卧后作一深谈,夫人微闻之,佯作不知而先卧。明晨起,夫人立即命家中老妪送之归。这大概是冯夫人实在熬不过去了,算是极度的抗议吧。不过表面上仍是看不出来,她还笑着问先生昨夜何事?先生说:“无他,但怜才心切,小叙深情耳。”她怎么可能相信呢?竹垞有《洞仙歌》一词自作解释: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宵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编按,同叮咛),第一怕、袜罗尘涴。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
  
  看来竹垞先生倒也真够坦白的。邹弢《三借庐笔谈》以赞赏的口吻称竹垞夫妇是“才妇佳人,必无所妒,彼王、谢诸公,应自愧弗如矣”。这种说法,又有谁肯相信呢?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