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虚大师与泰戈尔的两面之缘 泰戈尔北京之行,与另一位嘉兴文化名人也结下不解之缘。他就是太虚大师。太虚,桐乡崇德人,生于海宁。 来自佛教发源地印度的泰戈尔,在宗教方面也有颇深造诣。中国之行,泰戈尔与中国
太虚大师与泰戈尔的两面之缘 泰戈尔北京之行,与另一位嘉兴文化名人也结下不解之缘。他就是太虚大师。太虚,桐乡崇德人,生于海宁。 来自佛教发源地印度的泰戈尔,在宗教方面也有颇深造诣。中国之行,泰戈尔与中国佛教界也多有接触。彼时,太虚大师作为中国佛教革新运动的领袖,已是国内佛教界最知名的大师之一。1924年4月26日,以太虚法师为导师的佛化新青年会在北京法源寺为泰戈尔举行欢迎会,当时太虚法师不在北京,两人未能见面。 约一个月之后,在泰戈尔到访中国的最后一站——武汉,太虚法师组织武汉佛学新青年会等佛教界人士,参加了武昌各界人士欢迎泰戈尔的盛大集会。会后,太虚法师和泰戈尔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太虚法师授意下,武汉佛学新青年会还出版了有关介绍泰戈尔思想、文学的刊物。 时隔十六年之后,太虚法师与泰戈尔又有了第二次会面。这一次,是在泰戈尔的故乡印度。1937年,日本不但武力侵略中国,还在国际散布谣言,谬称中国已变为了“基督教国家”,对佛教和伊斯兰教多有打击,致使国外一些同情中国的国际组织和海外华侨纷纷停止了对国内抗战的援助,而持以观望态度。为了挽回国际声誉,寻求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中国组织了佛教、伊斯兰教访问团出国宣传。当时兼任国际反侵略协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的太虚法师应邀出任佛教访问团团长,于1940年1月17日到达印度。当天,印度国际大学为中国佛教访问团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八十岁高龄的泰戈尔亲临主持并发表讲话。19日,旅印华侨设茶话会欢迎太虚法师一行,泰戈尔再次率领国际大学的百余名教授出席茶话会。太虚法师即兴题诗赠予泰戈尔:“佛消梵化一千载,耶继回侵七百年。冶古陶今铸新圣,觉源遥溯育王前。”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