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 处世先立人 父亲教育我们要诚恳待人,他说:要一分为二地看人,不能人云亦云,大家都说这个人好,不妨看看他有哪些缺点;都说这个人不好,不妨看看他有没有优点。他还告诫我们:记住,朋友落难,应尽力相
【影响】 处世先立人 父亲教育我们要诚恳待人,他说:“要一分为二地看人,不能人云亦云,大家都说这个人好,不妨看看他有哪些缺点;都说这个人不好,不妨看看他有没有优点。”他还告诫我们:“记住,朋友落难,应尽力相助,不要因其失意而鄙弃;朋友得意,不妨离他远些,切不可因其得志而趋攀。”——陆昭徽 陆维钊是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因伤寒病故,由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他亲眼目睹多位亲人因病早逝,为此发奋自学中医和中药学。后来眼见从文险恶,从医无望,越发希望孩子们能实现他悬壶济世的愿望。 夏日的夜晚,全家在天井里乘凉,陆维钊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代名医的故事。在他的书架上,除了中医古籍,还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等西医书籍。 1946年清明,陆维钊最后一次回到了平湖,住在放港外婆家,又回新仓祭扫了祖父和母亲的墓地。老宅已经在战争中焚毁,杂草丛生,只剩一只大石臼,是老家唯一的纪念。不久小儿子昭怀出生,乳名就叫石臼。此行,他还为新仓镇国药店题匾“韩康遗法”,此匾至今仍保留在平湖陆维钊书画院。 1956年,昭徽初中毕业,想报考美院附中,征求父亲的意见。他说:“你画画,我不反对,但画画只能是业余爱好。你将来的职业应该是医生,治病救人,一辈子做好事。”高中毕业,陆昭徽却在班主任的影响下,瞒着家人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直到寄来录取通知书,陆维钊才知道儿子没有考医,非常生气。但木已成舟,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次子昭怀、长女昭蓉和次女昭菊身上,还专门召集家人谈了一次。 陆维钊经常对孩子们讲:“小孩子吃只要求保证营养,穿只要求穿得暖和,不能讲究,不许攀比。” 1964年,昭徽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农村劳动锻炼一年,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吃饭往往没有菜,只一根大葱,但他很快就适应了。那一年,昭怀即将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陆维钊亲自参与,让儿子只填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四所医学院校,其他志愿一律空白。后来昭怀如愿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陆维钊专程从杭州赶到上海,与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他抚着昭怀的肩膀说:“要学好医,必须先立人,这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学好做人,而后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病家服务……” 昭徽精通俄语,也会英语、日语,主要研究俄罗斯语言文学。他学习日语期间,有一次回杭探亲,早上朗读日语课文。陆维钊看到后认真地跟他说:“你学日语我不反对,但日本欠下的笔笔血债,决不能忘记。当年日本鬼子金山卫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我是亲眼目睹的。我准备把它写成《日寇金山卫登陆罪行目击记》,你们必须牢记。”这本日记,如今已由昭徽、昭怀等人整理完成,今年下半年将出版。 ![]() 两个儿子对父亲的回忆:书如其人 |
- 上一篇:唐纪勋创办竹林启蒙书塾
- 下一篇:住古庙 画荷花 个性孤介的诗人薛廷文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