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潜移默化的事情太多了 徐艺圃馆长(注:著名清史专家,曾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曾对我说,我看中你是因为你血管里流着你们老爷子的血。确实,我们兄弟表面上很谦和,但骨子里还是很硬的。 唐益年兄弟
【影响】 “潜移默化的事情太多了” “徐艺圃馆长(注:著名清史专家,曾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曾对我说,我看中你是因为你血管里流着你们老爷子的血。确实,我们兄弟表面上很谦和,但骨子里还是很硬的。” 唐益年兄弟四人,他最小,他们的名字父亲唐兰取自《易经》六十四卦。 大哥唐震年,1936年生于北京,天津大学学机械,毕业后分配到湖南长沙地质学校,1962年调到江西南昌二机部地质勘探大队下属机器修配厂,工程师,前年去世。 二哥唐复年,1938年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去边疆。1979年父亲去世后,调到故宫,整理和出版了父亲唐兰的两部遗著《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和《殷墟文字综述》。上世纪80年代,曾到嘉兴寻根,有为父亲唐兰写传的意愿,后因脑梗、脑溢血和脑萎缩丧失了写作能力。2008年去世。 三哥唐豫年,1945年生于昆明,天津大学学光学精密仪器,毕业后分配到西北轴承总厂,后调到山西大同机车厂,工程师。 唐益年1947年生于北京,1966年高中毕业,到内蒙古插队,1973年回京,进入故宫明清档案部,也就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档案学以及明清史、近代史研究,研究馆员。 “我和二哥都是半路出家。父亲虽然在国学上造诣很深,但从未专门培养过我们。父亲最初希望我大哥能继承他,跟他学。”1956年,唐震年上大学,选的却是理工。唐益年揣度大哥的选择是受大环境影响,当时向科学进军,学理工是流行,也有避开政治风波的意思。“父亲当时并未干涉。后来对我们也不再提。” ![]() 1957年唐兰夫妇和四个儿子合影(戴桂宝供图)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