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张履祥:布衣祀两庑,古今能有几(2)

2014-07-22 10:43 作者:王士杰 沈永林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杨园瞻礼图》,采自《光绪桐乡县志》。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初冬时节,杨园村的张家,降生了一个男婴,主人张明俊欣喜万分。这位秀才虽居乡野,却是饱学经史,曾赴省城杭州乡试,闻慈母病危,竟不听旁人劝阻,


《杨园瞻礼图》,采自《光绪桐乡县志》。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初冬时节,杨园村的张家,降生了一个男婴,主人张明俊欣喜万分。这位秀才虽居乡野,却是饱学经史,曾赴省城杭州“乡试”,闻慈母病危,竟不听旁人劝阻,执意中途弃考回家事亲尽孝。在他看来,为人的品行比科举功名更重要。

  失去了读书人的晋身之阶后,儿子的出生无疑燃起了张明俊的新希望。于是,他抓紧早期教育,儿子五岁就教他诵读《孝经》,而小家伙竟能“端坐朗诵,能辨音切”,聪慧好学的表现令人欣喜。待到孩子七岁入塾,张明俊就为之正式取名,叫“履祥”,并对别人说:“欲其异日学金仁山先生也。”金仁山即金履祥,元代理学家,浙江兰溪人,是金华“朱学”(朱熹学派)的代表人物,亦从祀孔庙。取名“履祥”意在激励儿子踏着先贤的足迹,修身立志,终成圣贤。

  然而,命运总是给非凡之才过多的磨难,张履祥的人生境遇并不吉祥如意——

  八岁那年,父亲英年早逝;二十岁和二十一岁时,祖父和母亲又相继去世,家境也越来越差。为了生计,二十三岁的张履祥就开始了长达近四十年的“处馆”(设塾授课)生涯。

  除了亲人的过早离去,除了家道的贫困,还有自身的体弱多病。由于年幼时遭逢多难,不能善养以致多病羸弱,尤其是三十二岁那年,有盗贼焚烧村庄,殃及停放待葬的祖父灵柩,遭此变故,张履祥痛不欲生,七天七夜号泣不食,严重影响了健康,还从此埋下了内心挥之不去的自责和内疚。到了四十三岁那年,张履祥又大病一场,身体每况愈下。四十七岁开始,他一到暑期就犯病,一日之中卧多于坐;到了晚年更是疾病连年不断。

  除了体弱多病,更有儿女晚辈的不幸。张履祥的原配夫人诸氏生有两子两女,两个儿子都很早夭折;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后五年被夫家下毒害死,二女儿出嫁后不久丈夫病逝。

  四十岁后,为了传宗接代而娶妾,第一胎生的是女儿,一直到四十七岁才生了儿子,又过了八年,五十五岁时,第二个儿子才降生。老来得子,既怕儿子“养不大”,又怕儿子“教不好”。终于在自己六十四岁那年,也就是在世的最后一年,张履祥为长子娶妻完婚,总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得到了一个安慰。

  可惜的是,不仅生前凄凉,还有身后萧条,张履祥的长子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未留下子嗣;次子未及娶妻就夭折了。尽管张履祥已无所知,而旁人后人却不禁为之歔欷不已。

  如此多舛的命运,如此不幸的遭遇,张履祥能“扛”过来吗?他是靠什么来支撑着自己,奏出人生的强音,写下不朽的篇章?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