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彝尊著作《食宪鸿秘饮食总论》 《食宪鸿秘》对中国的饮食源流以及明清时代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也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对于中国烹饪史的研究和传统烹饪技艺的继承、开发都有重要参考作用。《食宪鸿秘》卷首的《食宪
![]() 朱彝尊著作《食宪鸿秘·饮食总论》 《食宪鸿秘》对中国的饮食源流以及明清时代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也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对于中国烹饪史的研究和传统烹饪技艺的继承、开发都有重要参考作用。《食宪鸿秘》卷首的《食宪总论·饮食宜忌》,不啻是朱彝尊的一大篇养生理论总汇,全文共650多字, 对饮食宜忌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做了相当详细科学的详细总结,如:“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务须洁。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背。尤忌生冷硬物。 食生冷瓜菜,能暗人耳目。驴马食之,即日眼烂,况于人乎?四时宜戒,不但夏月也。 夏月不问老少吃暖物,至秋不患霍乱吐泻。腹中常暖,血气壮盛,诸疾不生。 饮食不可过多,不可太速。切忌空心茶、饭后酒、黄昏饭。夜深不可醉,不可饱,不可远行。 ……” 清代共有114名状元,目前已经知道生卒年的只有72人,这72人的平均寿命为62.26岁。又据清代皇室玉碟记录,清朝的历代皇帝一共生了103个皇子(不包括皇帝),82个皇女,他们的平均寿命是,皇子为32岁,皇女为26岁,大量死于5岁之前。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42.2岁,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52.8岁,皇家的生活、卫生条件比民间优越得多,但是在旧时代医疗不发达的条件下,也只能徒唤无可奈何。所以也正因为朱彝尊具有“医故吾家故业也”的条件,正是因为朱彝尊的养生学,他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是得享高寿的,一直活到了虚岁81。 清人笔记小说《秋灯丛话》里有一个朱彝尊梦见吃鸭的故事。说是他年轻时曾梦见满池都是鸭子,鸭倌说都是供他食用的。于是朱彝尊平时就恣意大啖鸭子。到了晚年,又梦见池中只剩两只鸭子了,于是自知不久于人世,就告诫家人不再吃鸭。谁料,女儿回家探病,带了他爱吃的烧鸭两只。竹垞一见,遽尔谢世。朱彝尊的养生学家、美食家之名也使其去世也带上传奇色彩。 朱彝尊出生于官僚、贵族世家,虽然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然而百年之望族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基础,他自幼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兴趣广泛,发展全面,故而能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他不仅是个学者、诗人、作家,还是一个医学、养生专家,一个美食家,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