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善书大家袁了凡(上)(4)

2016-04-20 08:30 作者:苏建平 王建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隐忍的家世 袁了凡的几代先祖都居于江苏吴江,他自己又终老于吴江赵田村。有关他的籍贯,于是产生了两种说法:一是江苏吴江,一是浙江嘉善。翻检史料,从通常意义的籍贯上可以确定,袁了凡祖籍应该是嘉善。袁家世居


  隐忍的家世

  袁了凡的几代先祖都居于江苏吴江,他自己又终老于吴江赵田村。有关他的籍贯,于是产生了两种说法:一是江苏吴江,一是浙江嘉善。翻检史料,从通常意义的籍贯上可以确定,袁了凡祖籍应该是嘉善。袁家世居于嘉善之陶庄,而他自己于一五三三年则出生于嘉善魏塘镇。其身世之所以如此曲折与幽秘,与他的家族隐秘的历史有关。

  据《袁氏家训丛书》卷一《家难篇》记载,袁家“世居嘉兴之陶庄(今析归嘉善),元末家颇饶”,富到什么程度呢?家族大约有四千多亩土地。根据研究,拥有四千多亩土地,意味着是大地主这一级,在当时苏州周围,这样的家族,不过四五户左右。可见袁家十分殷实。

  任何东西一旦跟政治扯上了关系,它的吉凶祸福便变得不可预测。在古代,家境殷实的富豪之家往往有政治上的诉求,甚至直接参与地方的政治活动。这种诉求和活动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都十分巨大,有时会让一个家族一举崛起,有时却会招来没顶之灾。嘉善袁家不幸走上了后一条道路。

  元明易代,朱元璋死后不久,皇室内部爆发了一场皇位争夺战,史称“靖难之役”,最终燕王朱棣获得胜利,夺得大位。当时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黄子澄有很深的交往,受到牵连被抄家。袁了凡的曾祖的父亲袁顺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最终定居于与嘉善仅隔一汾湖的江苏吴江,并一度改姓。到了袁了凡的曾祖袁颢,干脆作了吴江县徐氏的女婿,入了吴江籍。这对一个有势力的家族来说,是难言的剧痛。有关这件事,袁颢在《袁氏家训丛书》中记录道:“(永乐十一年)黄子澄一事后,携家眷同往吴江,以训蒙为业……洪熙元年四月,有复还田土之令,吾父始返陶庄,予始复袁姓。”

  迁居异地,并一度改了姓氏,说穿了,走的是夹起尾巴做人的路子。那时,科举考试需要申报父、祖、曾祖三代的姓名,因此可能是出于家族避祸的考虑,袁家后几代子孙都放弃了科举考试。尤其是对家族的前途,作出了具有保守倾向的自救策略。当时袁颢说:“盖功名出处,原有定分……死生贫富,生来注定。”“唯医近仁,习之可以资生而养家,可以施惠而济众。”字里行间,定为天命。也因此,袁家在“训蒙”之外,才有了“从医”的传统,并积累了积德行善“庇荫子孙”的家训。诚可谓: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科举不求,蒙业不弃,从医不辍,几乎成为几代袁家人的道路。袁了凡也并不例外。


袁了凡著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