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善书大家袁了凡(上)(5)

2016-04-20 08:30 作者:苏建平 王建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袁了凡的四世祖袁顺(号桤山)饱读诗书,是当地的知名学者,他的性格是豪侠好义,尚气节,人有急投之,不论寒暑早暮,辄身赴之,尤邃于经学,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咸有论核。袁顺还跟同邑杨任、胡士高等人创立



  袁了凡的四世祖袁顺(号桤山)饱读诗书,是当地的知名学者,他的性格是“豪侠好义,尚气节,人有急投之,不论寒暑早暮,辄身赴之,尤邃于经学,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咸有论核”。袁顺还跟同邑杨任、胡士高等人创立了礼义社,实践礼义之学,其方法类似于功过格。这也许是袁了凡后来完善功过格并践行善学思想的来源之一。

  袁了凡的父亲袁仁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除了对儒学六经的刻苦钻研,以及本业医学的专精之外,还非常精通数理象纬、水利、六艺等各种学问。平时,袁仁除了注重个人的治学与修为,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袁了凡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启蒙教育相当不错。特别是袁仁曾说:“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这里,已经包含了日后袁了凡“命自我造,福自己求”的人生信条的萌芽。

  袁仁所表达的,其实是一扇大门关闭了,就要去撞开另一扇大门。他也以此来训示袁了凡。

  从袁了凡一生的经历来看,两扇大门其实袁了凡都撞开了。只不过,前一扇功名利禄的大门撞开后,像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袁了凡天真烂漫,一头栽倒,落魄而归。而后一扇“修德”的大门,他不仅闯了进去,留下了足够深的印迹,而且把它变成了善的“名人堂”,而他自己是“名人堂”中第一尊“名人像”。

  观其家史,袁了凡的先祖为袁了凡的登场做好了差不多全部的准备:训蒙以教子,是为善;从医而悬壶济世,是为善;隐忍于草根间,鱼水于民众中,取世俗化一途,是为善。但还缺少一个属于袁了凡自己的个人机缘。

  的确,要走到这一步,袁了凡还需要人生的巨大机缘。(未完待续)


袁了凡著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