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被“支边”改变的命运(2)

2020-11-24 15:26 作者:刘艳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出征 1970年11月6日下午3时许,835名嘉兴(现南湖区与秀洲区)年轻人,与206名来自湖州吴兴的同龄人,在嘉兴体育场(现市中心戴梦得酒店一带)集合。他们即将出发,目的地是黑龙江大兴安岭。 启程仪式异常隆重,集


  出征
  
  1970年11月6日下午3时许,835名嘉兴(现南湖区与秀洲区)年轻人,与206名来自湖州吴兴的同龄人,在嘉兴体育场(现市中心戴梦得酒店一带)集合。他们即将出发,目的地是黑龙江大兴安岭。

  启程仪式异常隆重,集会现场红旗招展,扩音喇叭轮番播放着革命歌曲。嘉兴县“革委会”领导发表了极富感染力的讲话。

  20岁的张秋荣和四周年轻人一样,一身绿色老式军装,背着父母为他打好的行囊,脚边大包小包。

  无论是即将踏上漫长旅途的年轻人,还是前来送行的家人,情绪并不高。

  傍晚5时多,嘉兴火车站,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刻,车厢里顿时哭声一片,站台上拥挤的人群同样哭喊着。

  张秋荣没有掉泪。他暗自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没有机会了,现在可以去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了。

  在同车的知青当中,张秋荣算是年龄较大的一个。旅途的同伴,未来的战友,大多只有十五六岁,正读初中高中的年纪。张秋荣已参加工作五六年,他是嘉兴蔬菜大队的职工。说是职工,实际的身份就是菜农。小学毕业,张秋荣拥有了这份工作。撒籽、种菜、掏粪、送菜,是日常的工作内容。最初,他可以得到两个工分,到1970年时,已涨到九个半工分,每个工分价值八分至一角两分不等。

  像父亲那样与菜地打交道,他看不到希望。

  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文革”期间,嘉兴各中学停课。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校报名,上山下乡,选择只有两种:下乡插队或支边。张秋荣以“社会青年”的身份,主动到建设街道报了名。

  报名是自愿的,但实际上,不少单位都作了规定:家里孩子还迟迟没报名的,职工暂时不要上班,直到做通思想工作。

  就这样,在各种复杂的心情当中,知青专列满载着一千多名年轻人,经历了五天四夜的颠簸,终于在1970年11月11日下午4时30分,到达大兴安岭樟岭火车站。

  知青们被告知,这是祖国最北端的一座火车站。

  下车时,迎接年轻人的是冰天雪地的刺骨严寒。

  当天晚上至次日早上,一千多名知青被铁道兵部队用卡车分批送到了大兴安岭阿木尔区长缨、阿木尔、图强、老潮河四个公社。


1970年11月6日,知青专列正待出发,嘉兴火车站货运站台上人山人海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