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被“支边”改变的命运(6)

2020-11-24 15:26 作者:刘艳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回城 1973年底,为支援大庆油田建设,数百名嘉兴知青从大兴安岭转战大庆,19岁的张晓平也是其中一员。 到达大庆后,嘉兴知青被分配到基建、水电、通信等不同的工作岗位。相比大兴安岭公社,他们在大庆的生活条件有

  
  回城

  1973年底,为支援大庆油田建设,数百名嘉兴知青从大兴安岭转战大庆,19岁的张晓平也是其中一员。

  到达大庆后,嘉兴知青被分配到基建、水电、通信等不同的工作岗位。相比大兴安岭“公社”,他们在大庆的生活条件有了一些改善。

  1974年,张晓平幸运地被推荐入读“工农兵大学”,回到浙江杭州读书。毕业后,他进入大庆广播电台,当上了一名记者。1980年,他以顶替父亲工作的方式,回到了嘉兴。

  张晓平离开大兴安岭之后,阿木尔区的建设渐具雏形。更多的嘉兴知青从伐木岗位调入不同单位,结束了艰苦的伐木工生活。

  1977年底至1978年,随着政策的松动,知青返城的浪潮开始涌动,大批嘉兴知青踏上了返乡路。

  知青返城,极少数是跨省的同系统内调动,更多人只能采取“顶替父母工作”的方式。为了让孩子早日回到身边,许多父母提前退休,把岗位让给了回家心切的孩子。

  1977年12月31日,在阿木尔林业局工作的陈炳丽,“迂回”调到了福建南平,她是最早离开大兴安岭的一批知青。后来,陈炳丽在福建停薪留职,回到嘉兴,下海经商。

  1982年,已在阿木尔区财政科工作的倪新祥调入嘉兴市人民检察院。12年后,他调入嘉兴财税局工作,直至退休。

  1980年前后,留在大兴安岭的嘉兴知青只剩少数。张秋荣几乎是最后离开的嘉兴人。

  1978年初,他与桐乡女知青在大兴安岭结婚,次年有了孩子。1979年,妻子带孩子先行返回桐乡。1984年,为了照顾家人,家人设法帮张秋荣调入了桐乡公安局。

  在此之前,张秋荣已是阿木尔区公安系统的模范人物。他热情而认真,后来做了大兴安岭嘉兴知青联谊会会长。

  “返城潮,是嘉兴知青命运的一个分水岭。不少知青在大兴安岭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为了回来,全都放弃了。”张秋荣说,上世纪70年代末,正值知青的婚嫁年龄,只有返城,他们才有条件谈婚论嫁。“如果在大兴安岭结婚,小夫妻生活上将面临许多困难。住房、过冬,是年轻的知青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1984年,张晓平调职浙江省广播电台嘉兴记者站。他说,调至大庆油田的嘉兴知青,有少数人没有回来。他们分散在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二连浩特油田等地。有不少人,在退休之后回到了阔别的家乡。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