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手记】 我的青春无悔 嘉兴知青支边,并非只有大兴安岭一地。 早在1968年12月,便有20多名嘉兴知青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下乡插队,成为第一批离开家乡支边的知青。 1969年6月15日,嘉兴、湖州近800名知青,前往
【记者手记】 “我的青春无悔” 嘉兴知青支边,并非只有大兴安岭一地。 早在1968年12月,便有20多名嘉兴知青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下乡插队,成为第一批离开家乡支边的知青。 1969年6月15日,嘉兴、湖州近800名知青,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加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他们的任务,是在乌兰布和大沙漠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开垦荒地,植树造林,放牧养羊,卫戍边疆。 1970年5月20日,200多名嘉兴、海宁的知青,在黑龙江东北的密山县太平公社插队落户,开始了在黑土地上的耕种生活。 从上世纪60年代末,直到70年代末期,有更多的嘉兴知青,离开从小生活的城镇,到嘉兴乡村落户插队,接受农村生活的历练。 一个人命运的改变,有时是主动地选择,有时是被动地接受。像张秋荣说的那样:“当年尽管坎坷艰难,但那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觉得我的青春无悔。” 随着知青的老去,他们的故事已渐渐被人淡忘。然而,他们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勇气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