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皇帝,宋高宗是懂张九成的,对于其人 品、学问也是称赞有加,从某种意义上说,张九成 就是宋高宗渴望的那种人才,也给予了他施展才 华的空间。而张九成作为一个学者,对于南宋朝 廷来说是绝对忠诚的,一生践行致君泽民的理 想,他所希望的就是宋高宗能够
![]() 作为皇帝,宋高宗是懂张九成的,对于其人 品、学问也是称赞有加,从某种意义上说,张九成 就是宋高宗渴望的那种人才,也给予了他施展才 华的空间。而张九成作为一个学者,对于南宋朝 廷来说是绝对忠诚的,一生践行“致君泽民”的理 想,他所希望的就是宋高宗能够像圣君一样,中兴 大宋。 这一对君臣,交汇时有过绚丽的火花,如伯 乐遇千里马般喜悦;有秉烛夜谈的欢畅,在仁心 仁德里遨游;当然留下更多的是世道沧桑的无 奈、唏嘘——宝界寺内深深的脚印里,是一代大儒 对宇宙苍生的执着追问与探寻! 张九成与宋高宗赵构的交集从绍兴二年他参加殿试开始。殿试上宋高宗力排众议钦点张九成为状元,随后,张九成入朝为官,开始走上仕途。而短短六年时间,张九成就从镇东军签判起步做到礼部侍郎权兼刑部侍郎,进入朝廷大员行列,并经宋高宗多次邀请,担任经筵侍讲之职,进讲《春秋》,阐述治国理政之道。 从初入仕途到进入权力核心,又因议和意见不一而被贬南安十四年,再到重启知温州,直到归乡病逝,在与皇帝赵构相识相处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张九成正色立朝,以“刚大之心”赢得众人的敬仰、钦佩,追随者众多,而作为皇帝的赵构对这样一位大臣也是赞许有加,屡下圣诏,予以褒奖、肯定。从两人的相处中,我们既看到一个从小即立圣人之志的士大夫爱国爱民、赤胆忠心、节操如后凋之松柏的刚正形象,也看到偏居一隅的赵构既想图中兴大业广纳英才而重用但又疑虑重重、畏首畏尾的复杂心态。 张九成与赵构之间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