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可夫以话剧做武器 (原名陈维敏,海宁人,剧作家、诗人和翻译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沙可夫回到延安,组建鲁迅艺术学院,出任副院长(院长暂缺)。他为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院歌,鲜明地表达了艺术工作者在抗战
![]() 沙可夫以话剧做武器 (原名陈维敏,海宁人,剧作家、诗人和翻译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沙可夫回到延安,组建鲁迅艺术学院,出任副院长(院长暂缺)。他为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院歌,鲜明地表达了艺术工作者在抗战中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解放独立奋斗到底……” 沙可夫以话剧为武器宣传抗日。1938年1月28日,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6周年,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演出了由他执笔,任白戈、左明等集体创作的多幕话剧《血祭上海》。 1939年,沙可夫奉党中央之命,率鲁迅艺术学院一批教学人员去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担任华北联大文艺部部长,后改建为文艺学院,任院长。同时他又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晋察冀边区文联主任,担纲了边区的文艺领导工作,在敌后开辟一片革命文艺的新天地。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