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不屈的脊梁(上)--抗日烽火中的嘉兴文艺大家(5)

2015-09-25 11:15 作者:陈苏 高云玲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朱生豪译莎写小言 (嘉兴人,著名翻译家、诗人) 1937年8月,日本人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朱生豪在炮火中逃生,但已交付书局的数本莎氏喜剧译稿毁于一旦。1941年8月,日军冲入报馆,朱生豪再次侥幸逃出,译稿和


  朱生豪译莎写“小言”

  (嘉兴人,著名翻译家、诗人)

  1937年8月,日本人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朱生豪在炮火中逃生,但已交付书局的数本莎氏喜剧译稿毁于一旦。1941年8月,日军冲入报馆,朱生豪再次侥幸逃出,译稿和资料全部丢失。

  “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朱生豪在给宋清如的信中说,“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Shakespeare译成功以后。”1936年至1944年,在中国“黑暗时期”,朱生豪不甘日本人对中国的嘲讽,在贫穷、疾病、炮火“交相煎迫”中,不失“神韵 ”地译出37部莎剧中的31部半,其中绝大部分作品翻译于抗战中,“替近百年来翻译界完成了一项最艰巨的工程”,而他本人却未撑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32岁便抱憾离世。

  1939年9月,朱生豪进入《中美日报》社,以文为枪,书写抗日及反法西斯言论。从1939年10月11日的第一篇,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冲进租界,封闭报社为止,朱生豪总共写了767天,1141篇,39.6万字的新闻随笔。他把这种随笔小品式的时政小评论定名为“小言”,都是他阅读当天新闻写下的即兴抒怀,他关注我国抗战战况,以他的视角看当时国际形势及“孤岛”时期抗日反汪的上海人民的英雄气概,形式多样,笔锋犀利,讽刺与揶揄兼备,是独树一帜的时政散文。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