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乌镇香市由来久(2)

2017-04-13 10:36 作者:颜剑明 成杰 虞自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蚕花娘娘巡游 旧时的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最鼎盛的时期当为清中叶上海开埠以后和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以后的同光中兴时期。光绪四年(1878)4月24日的上海《申报》详细记载了这一年的乌镇香市: 乌镇西有普静寺,不数武


蚕花娘娘巡游
 

旧时的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最鼎盛的时期当为清中叶上海开埠以后和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以后的“同光中兴”时期。光绪四年(1878)4月24日的上海《申报》详细记载了这一年的乌镇香市:

  乌镇西有普静寺,不数武即乌大将军庙,俗名西土地堂,堂前有池,曰上智潭。池前筑戏台一座,台后有塔,高七层,虽毁于兵燹,而形迹尚存。塔前为白莲寺,即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池前有塘,名十景塘,旧名纤道,道旁野花参差,古木杂陈,一湾流水,清且涟漪,洵镇之胜地也。每年自清明始至立夏止,为烧香市,游人云集,百戏杂陈,三教九流,纷纷罗列,卖饧者箫吹于道,卖酒者帘飘于野,人声沸地,锣鼓喧天,红男绿女,白叟黄童,有不到此一游者,一年中恒抑忧不乐。本镇民家妇女,有色美者,或衣新衣,亦必到此一显。故午前为乡市,午后为街市。乡妇必于池中洗手,谓之“洗蚕花”,镇女必于寺中烧香。普静寺前大约百亩,旧为演武场,搭一十字街,尽开市肆,男妇入肆饮茶,谓之“品蚕花”。寺中开设耍货、广货、洋货、扎花、糖色诸摊,入寺购物,谓之“儿女乐”。游人午前入市,谓之“阅村姝”。午后入市,谓之“看文章”。名目不一,此其大略也。此笔记之,聊备采风者一笑云尔。

  从行文风格可以看出,此文当为《申报》派往乌镇的记者所采写。这是目前为止可以查阅到的乌镇香市最详尽的记载,活动的规模,集会的区域,参与的群体,一一道来,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还有各种专门用语:洗蚕花、品蚕花、儿女乐、阅村姝、看文章,让人忍俊不已。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兴衰,都与经济形势休戚相关,乌镇香市也不例外。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欧美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复兴,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蚕业经济,自然也影响到了乌镇香市。1933年7月,在《申报月刊》第七号上发表的作家茅盾的《香市》一文,即是明证。茅盾是乌镇人,自小就见过香市,但这一年的香市萧条冷清,让他大失所望: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此后不久,便是连年不断的战争,太湖流域的蚕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乌镇香市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鼎盛时期的规模。

  1949年以后,蚕业得到迅速恢复,但因为蚕俗活动被归入迷信一类,遭到抵制,乌镇香市销声匿迹长达数十年。

  进入新世纪后,乌镇香市重现水乡,更名为“中国·乌镇香市——江南水乡狂欢节”,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在蚕俗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瘟元帅会、水龙会、古镇夜巡、水乡婚礼、长街宴、提灯走桥、鱼鹰捕鱼等,花样也不断翻新,迎合现代人的文化审美需求,而且结合乌镇旅游经济,融合了许多旅游文化元素,如2014年后,开辟风味小吃一条街,专门推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四青”菜肴:挑青(青壳螺蛳)、藏青(油豆腐嵌野菜)、伴青(香干丝拦马兰头)和露青(头刀韭菜炒鸡蛋),供游人品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