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善袁氏《家训》】 袁颢,精医术,有神医之称。著述极多,其中即有《家训》。他在《家难篇示儿祯、祥、禧》中详细讲述了因牵扯党争而家道中落的情况,并劝子女要团结自立。 袁颢孙子袁黄又立有《了凡四训》。《
【嘉善袁氏《家训》】 袁颢,精医术,有神医之称。著述极多,其中即有《家训》。他在《家难篇示儿祯、祥、禧》中详细讲述了因牵扯党争而家道中落的情况,并劝子女要团结自立。 袁颢孙子袁黄又立有《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告诫儿子多行善积福,以改变命运。据说《了凡四训》曾为日本天皇及首相奉为治国宝典,足见其影响之大。 【海宁彭墩陆氏训言】 宣公后裔彭墩陆氏世守诗礼,家风不坠,得之于先人的众多遗训、家训。其后人至今还铭记《陆放翁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之)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躁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殆后悔。” 彭墩陆氏在海宁众多名族中,能为钱氏所称道,体现在世守祖训,聚族而居,耕读相伴,建祠修谱,历数百年家声弗坠等方面。这些对于一个族丁兴盛,久居村落,数百年没出过一位进士、举人,但仍能为人所敬仰的家族,确非易事,尤足称道。 其后世,还流传下《鸣远公训语》、《西坡翁遗训》、《君屏公家训二十则》、《敬孚公难字训》等众多家训。彭墩陆氏在家族史上,既承袭宣公之贤,又有山阴鲁墟陆氏耕读相伴的家风。良农、良儒互为一体,极为成功。彭墩陆氏不是耕而废读,读而废耕,而是耕读相兼,才使家业发展,家风淳朴,儒士纷出,并在海宁众多大族中保持自己的家风,表率里闾,德高人寿,世为人所称颂。 【大易孙氏《家规》】 平湖孙氏有三支,系出同源。大易支因元代始迁祖千八迁居海盐大易乡而得名。民国二十年大易支二十一世孙孙振麟辑修了《孙氏家乘》。其《家训》有“崇祭祀、敦宗族、教子孙、勤职业、禁奢靡、谨婚配”六则。 《家训》首先规定祭祀祖先一定要诚心,每到初一十五,都要穿戴整齐到祠堂叩拜。其次族人之间一定要友爱,尊老爱幼,不能同室操戈。第三子孙无论聪明愚笨都要入学读书,不能心存姑息,贻误孩子的将来。第四不能游手好闲,一定要选一份正当的职业。第五不能任意挥霍,要勤俭节约。第六男女一定要婚配,而且要门第清白,但不要势利。 大易支后世名人有孙裔蕃(临鹉)、孙元斌(云生)、孙从谠(质生)、孙柏曾(永青)、孙正临(贮云)、孙焘(显桑)、孙三锡(桂山)、孙增(步渔)、孙兰谷(秋溪)、孙锦(少山)、孙始然(研巢)、孙堂(步升)等。孙裔蕃,天启五年(1626)进士,授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钦命安徽芜湖钞关,管理宝源钱局。孙堂,嘉庆六年(1801)举人,官翰林院典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