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湖鲁宗道《家训》】 鱼头参政鲁宗道出身贫寒,自幼深知世道艰难,遂发奋苦读,终于考上进士。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鲁宗道卒,皇太后亲临祭奠,赠兵部尚书,谥肃简。死后葬于当湖镇桑园弄,并在墓旁建鲁简肃祠
【平湖鲁宗道《家训》】 “鱼头参政”鲁宗道出身贫寒,自幼深知世道艰难,遂发奋苦读,终于考上进士。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鲁宗道卒,皇太后亲临祭奠,赠兵部尚书,谥肃简。死后葬于当湖镇桑园弄,并在墓旁建鲁简肃祠。 鲁宗道认为,留给子孙金钱,不如留给子孙清白做人的道理;留给子孙富贵,不如留给子孙孝顺友爱的观念。所以他撰写了《家训》以示后人,规定子孙首要“仁廉自守,忠贞体国”,其次“勤俭经营,安分守业”,再次“善精一技不致失所”,并定下“孝悌忠信,人道之纲;礼义廉耻,立身之本”,作为鲁家世代相传的家风。 ![]() 高氏家训 【嘉兴竹林庙高氏《家训》】 高氏僻居村落,耕作之际不忘诵读,有《高氏家训》,共分为续书香、奖读书、图上进、励官箴、和兄弟、敦族谊、置公产、埋露骨、戒游幕、慎医术等十则。 嘉兴竹林庙高氏为宋烈武王高琼之后。元末,高逊志迁居嘉兴,其后裔主要居于竹林,为竹林高氏始祖。高逊志洪武初荐为鄮山书院山长,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建文初为太常寺少卿,太祖实录副总裁。高氏宅第极其宽敞,中屋悬建文帝所赐“讲幄宣劳”额和崇祯帝所赐“功在封疆”额。竹林庙高氏十六世孙高桢在家谱《序》中说,高氏世称望族,宋朝时,几代人获封王爵。至元朝,族中没有一人应试做官,是因为感恩前朝,“不食周粟”。这是“遵祖宗遗命也”。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