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家训:嘉兴望族的“传家宝”(13)

2014-04-15 15:10 作者:陈苏 方福祥 朱梁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桐乡张氏训言】 明末清初,桐乡炉头张履祥被誉为有清朱子后一人。他在《训子语序》中说,先人的训诫,不让子孙知道,这是最大的罪孽。康熙四年(1665),张履祥作《训子语》两万余言,详细地规定了子孙行事的准则


  【桐乡张氏训言】

  明末清初,桐乡炉头张履祥被誉为“有清朱子后一人”。他在《训子语序》中说,先人的训诫,不让子孙知道,这是最大的罪孽。康熙四年(1665),张履祥作《训子语》两万余言,详细地规定了子孙行事的准则:“祖宗传贻积善二字(凡六条)。子孙固守农家士风,凡九条。立身要曰爱曰敬曰勤曰俭,凡十一条。《训子语下》:正伦理,凡二十七条。笃恩谊,凡十七条。远邪慝,凡八条。重世业,凡十七条。承式微之运,当如祁寒之木,坚凝葆固,以候春阳之回。处荣盛之后,当如既华之树,益加栽培,无令本实先拨。凡八条。平世以谨礼义、畏法度为难,乱世以保子姓、敦里俗为难。若恭敬、撙节、退让,则无治乱一也。凡八条。恂恂笃行是贤子孙,佻薄险巧、侮慢虚夸是不肖子孙。凡七条。要以守身为本,继述为大。凡八条……”

  父母作为儿女最亲近的人,是最早的教育者,其自身的素质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张履祥十分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认为父母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他自幼失父,得益母亲教育,体会到父教、母教俱重。

  张履祥还强调正确的教育方法。在他看来,教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已自求,未可全责子弟也。”同时他认为教育对任何人都有功效,即使若猕猴、犬鼠之类的动物尚能教之为戏,更何况为万物之灵的人,因此,那种认为子弟天生不可训教的观点不但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在海盐张元济图书馆大厅内,宽8.4米、高9米的墙面雕刻着张元济82岁时写的《新治家格言》。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