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闹新房这一习俗的形成,还得从传统婚姻说起。在以往,年轻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而在未结婚之前,双方都互不交往,彼此间陌生得很,故而在新婚之日,看新娘子的容貌人品,就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
“闹新房”这一习俗的形成,还得从传统婚姻说起。在以往,年轻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而在未结婚之前,双方都互不交往,彼此间陌生得很,故而在新婚之日,看新娘子的容貌人品,就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闹新房”则是最集中的表现。而且,过去乡村文化生活枯燥,而结婚办喜事,旧时还有贺喜的奏班、吹打,一时间鼓乐齐鸣,有看有听,热闹非凡。因此,到婚喜家参加“闹新房”,既能抢先看到“新娘子”,又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种娱乐活动。
但“闹新房”这一习俗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气氛淡薄了许多,因为当时糖和烟都要计划分配,而且量也很少。而政治色彩却浓了一些,“闹新房”时都要求新郎新娘唱几首革命歌曲或语录歌……而随着时代前进,人们物质生活提高,新型的娱乐活动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闹新房”这一习俗正在逐渐淡化。 传统的“闹新房”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传统特点的庆贺新婚之喜的这一种仪式,是婚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闹新房”突出一个“闹”字,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明显带有“闹剧”色彩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按当地习俗,任何人说粗野的话,或者开与性有关的玩笑,乃至做比较粗野的动作都不会受到指责。通过这种仪式,可以密切一对新人之间以及新人与参加者之间的关系,为婚礼增加欢乐的气氛,营造婚后的和谐生活。 婚礼通常也显示出婚姻当事者及其家庭在村落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一般参加婚礼或参加“闹新房”人越多,越能说明新郎本人或新郎家庭在村坊上的朋友越多,也越能表明新郎及其家庭在村落中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较高的地位。有较多的人来“闹新房”,说明结婚人家有人气,俗称“人缘好”。因此,在平湖乡村,传统的结婚人家这天总是希望有较多的人来闹一闹。旧时有人家到了结婚之日,如果本家亲戚或朋友偏少,怕晚上新房里不闹,往往会特地邀请村上的老少长辈们都能来看“新娘子”、“吃喜糖”,再在“闹新房”的时候让新婚之夜更热闹一点,以增添家人的喜悦和光彩。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