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日烧野米饭是嘉兴的一个古老习俗。小时候每年这个日子,总要邀上几个小伙伴,分别带着米、油、盐和锅碗铲筷,来到一个荒野去处。大家分头挖野菜、采野笋、摘新蚕豆、捡柴火,然后寻找石头搭灶埋锅,再剥野笋、剥蚕豆、洗野菜、取水烧饭。等到香味出来,
立夏日烧野米饭是嘉兴的一个古老习俗。小时候每年这个日子,总要邀上几个小伙伴,分别带着米、油、盐和锅碗铲筷,来到一个荒野去处。大家分头挖野菜、采野笋、摘新蚕豆、捡柴火,然后寻找石头搭灶埋锅,再剥野笋、剥蚕豆、洗野菜、取水烧饭。等到香味出来,个个乐翻了天,半个时辰后,人人吃得肚皮滚圆,喜笑颜开。 我父亲生前说,早先烧野米饭,“野”性更足。他小时候同别人合伙烧野米饭,不带锅碗铲筷,随便找一个废弃在荒野的破钵破罐当锅,捡一片竹爿当饭铲,折两根树枝当筷,饭碗则捧几张桑叶将就。只带米,不带油、盐,吃无油淡饭。他说,追寻原始,崇尚古朴,体验艰辛,在野外小试求生本领,才是吃野米饭的真正宗旨。 社会的变故、生活的改善与观念的开放,都会使野米饭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粮食奇缺,我母亲和妹妹在家只能天天喝掺入野菜的薄粥汤。立夏日我正好回家,母亲去山脚边采来一小篮叫“骡肠子草”的野菜和一大把野笋,和着一小把米,特地在家里为我烧了野米饭。看着点缀在野菜、野笋之中星星点点的白饭粒,看着14岁的妹妹迫不及待地准备吃饭的样子,我的眼泪忍不住往下掉。我知道,烧这锅“野米饭”的米,是母亲和妹妹两天的口粮啊。 在我儿子跟着同学们烧野米饭的时候,买来的青菜、竹笋代替了野菜、野笋。如今,到了我孙女这一代烧野米饭时,虽然不忘传统,但是更现代,她们追寻浪漫,崇尚情趣,体验自力,在野外尽量放松心情。她们用的原料中,除了青菜、竹笋、新蚕豆“老三样”,还少不了咸肉、香肠“新两样”,就餐时还要辅以饮料、熟食。另外,她们外出烧野米饭的装备也今非昔比,小型的煤气罐、煤气灶,不锈钢的锅盆碗铲,桶装水和各色调料,统统挂在自行车、电动车上随行。她们说,如此烧法吃法,“野”味是打了折扣,但仍有过立夏日、吃野米饭的象征性意义,蛮不错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