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话说“蓑衣”

2013-12-27 09:45 作者:徐啸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某日与同事前往七星镇东进村,该村周家庄园有一农具收藏馆,收藏有石磨、镰刀、水车、纺纱车等江南农耕时代的农具,其中挂在墙上的一件蓑衣特别显眼,也使我想起了40多年前下乡插队时穿蓑衣下田劳动的往事。 身着蓑衣劳作的老农 当时农民戏称我们从城镇下来

    某日与同事前往七星镇东进村,该村周家庄园有一农具收藏馆,收藏有石磨、镰刀、水车、纺纱车等江南农耕时代的农具,其中挂在墙上的一件蓑衣特别显眼,也使我想起了40多年前下乡插队时穿蓑衣下田劳动的往事。

身着蓑衣劳作的老农
 
    当时农民戏称我们从城镇下来的知识青年为“白脚杆”,意思就是说我们走惯了城里的水泥路,走不了乡下的田埂小路。确实嘉兴一带雨水特多,当时乡下的田埂小路都很狭窄,一般仅有约30厘米的宽度,田埂上如有此杂草,倒还有些防滑作用,如果在刚铲过草的田埂上走,那滑溜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城镇下来的知识青年来说,真是存步难行,打个趔趄摔一跤那是常有的事,因此在下雨天出工的话,走路都是个考验。
 
   出工前我们就会像当地农民一样头戴竹笠帽,身穿蓑衣,也有的人是穿塑料雨披,但塑料雨披不耐穿,而且很闷气,不透风而蓑衣经久耐磨、不易破损、透气性能好,最实用,大多数的农民和知识青年部青欢穿。当时我们穿的蓑衣都是上、下可以分开的,穿该种蓑衣在雨天下田劳动时很方便。该种上、下可以分开的蓑衣,分为上衣和下裙,上衣称“蓑衣披”,像坎肩,披在上身,前面开襟,在圆圆的领口上有两根短绳,可以在领口上系牢,露出两条胳膊方便工作。下面的叫“蓑衣裙”,奸像现在妇女穿的吊带裙,用两条绳带吊在肩上,裙腰贵大,像条围裙,长至膝盖,可随意摆动,干农活时十分方便。当年我们下田拔秧、插秧、犁田时基本上都穿过。
 
   老农讲,制作这种蓑衣要先从棕树上割下棕片,清理附着的杂质,然后晒干,再抽取一此棕片的纤维拼成一些细棕线,把已经晒干的棕片,用棕线一片接一片缝制成蓑衣披和蓑衣裙。缝的行距、针距越小,针脚越多,质量也就越好,并要注意蓑衣披的袖子与蓑衣裙下摆的棕毛,要让它们自然下垂,再在蓑衣披的领口与衣襟外用薄嫩的棕片包边,以免刺伤皮肤。最后缝上蓑衣披的系扣带,一件蓑衣就做成了。一般编织一件蓑衣大约需要七八斤的棕片。蓑衣制作的工芝十分繁琐,每个环节都是手工制作,而这种手艺现已几近失传。
 
   蓑衣在上世纪70年代前的农村还很多见,但自80年代之后,被塑料雨衣等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收藏馆内的藏品了。而曾经使用过蓑衣的我也只有在收藏馆的藏品中去品味、回忆那曾经的岁月了。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