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中秋杂谈

2014-09-09 08:55 作者:吴顺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佳节。农历八月十五刚好在秋季八月的中间,故曰中秋,也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又是围绕月进行的,故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时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还叫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众说不一,但也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佳节。农历八月十五刚好在秋季八月的中间,故曰中秋,也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又是围绕“月”进行的,故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时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还叫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众说不一,但也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中秋祭月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至魏晋,中秋过节成俗。唐初,遂定为节。千百年来,过中秋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和月饼密不可分。关于吃月饼的来历,民间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为纪念元末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利用月饼传条子杀鞑子的胜利;二说是出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更多的说法则认为是起源于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祈求人间团圆。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以“花好月圆人长寿”来寄托幸福美好的愿望。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寄托着人间团圆的美意。“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从苏东坡的佳句可见月饼早已成为中秋节人们最爱的食品,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宋代制作月饼讲究味形俱佳,明清时期的饼师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到了近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馅料考究,还分成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津式等不同风味。在我们嘉兴,王江泾的公泰和月饼、新塍月饼也闻名遐迩,别有风味。

  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旧时,中秋之夜,百姓们家家在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柿子、栗子等时令食品供于桌案上,全家人围桌而坐,在月下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喝桂花酒,共享天伦之乐,同庆团圆之夜。在我们嘉兴,中秋节还有吃南瓜、南瓜饼、南瓜团子的习俗。这是相传从前南山脚下有一户穷苦人家,两老年迈,生有一女名黄花。中秋节那天,家中断粮,女儿饿着肚子上山去挖野菜,采回一瓜,救了一家性命。因此瓜生于南山,故名南瓜。为了纪念这位孝顺的女儿,每到中秋,穷人们就用圆圆的南瓜饼和南瓜团子来代替月饼。

  有道是“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当着月朗风清之夜,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在中秋欢饮达旦。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饮着美酒,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