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净相槜李》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明朝赐进士吴鹤与高道渐进士在太平寺的读书处沸雪轩,就是取自开花如晴雪的槜李花,借鉴太白所咏,芳树花传雪眷此喷雪泉之意而得名。吴鹤胞兄、吏部尚书吴鹏更是为此写下了誉蜚文坛
![]() 《净相槜李》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明朝赐进士吴鹤与高道渐进士在太平寺的读书处“沸雪轩”,就是取自开花如晴雪的槜李花,借鉴太白所咏,“芳树花传雪”“眷此喷雪泉”之意而得名。吴鹤胞兄、吏部尚书吴鹏更是为此写下了誉蜚文坛的《沸雪轩记》。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春秋时有关西施与槜李的传说,和古人对槜李的评价,想起现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清代诗人、画家阙鸣珂绘画,清代金石大家张廷济题名,清代诗人闵寅恭作词,充满诗情画意的《篁里十景图咏合册》中的《净相槜李》。 春秋时新篁称槜李(醉里、就李),与嘉禾同期成名。战国时的“槜李之战”发生地。唐朝开始改称里仁乡,明朝称新行(音“hang”)市,因新行与新篁在当地口音上读法相似,新篁又比新行文雅有内涵,故明朝末期逐渐易名新篁。新篁自秦至清一直是里仁乡四大镇之首。 新篁著名二十景之一的“净相槜李”,位于新篁净相寺。当地传说,槜李最早产自新篁太平寺,后人才将其引种至净相寺。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被这新篁槜李所倾倒。清代诗人、收藏家王逢辰著《槜李谱》。有名医之后李培植的《龙湖槜李题诗》正、续二编。 王逢辰,新篁人,与净相寺比邻而居,对当时当地种植槜李的情况有所了解,遂写成了《槜李谱》,共31则。书成后,他又将净相寺槜李赠送给当时的官员和文人,征集诗词,得到22人奉答诗词29首。王氏于同治九年(1870)将题词和《槜李谱》自印成册。 新篁栖柽李氏植李始于清嘉庆时,栖柽原名西沈,元末嘉兴路总管府同知李衎,在元亡后,后人中的一支世居新篁西沈。至清嘉庆时,李衎后代李永清在村中河港(雅称龙湖)畔辟设果园,名曰西园。后李泉石从张廷济张氏解元第内园栽槜李,引种至栖柽龙湖之滨的李家。历经百年,经其子李树、孙李培植三代经营,至光绪中期,已有槜李两百余株,成为继太平寺、净相寺、徐园、潘园槜李衰落后,新篁唯一的槜李集中产地,称为“龙湖槜李”。李泉石之孙李培植,每岁分饷琼浆,都得到文人诗赠。岁积月累终成《龙湖槜李题诗》正、续二编。 新篁诗人、画家李永清为龙湖西园著有三山烟波、龙湖月满、橘井寒云、西园槜李、芸田疏雨、柳庙社鼓、杨林听鹂、麻泾鱼罾的《龙湖八景图》,并题以诗。后又有清诗人计燮钧将龙湖八景分绘为图,各系小诗一首。 清代诗人郑实镰也有诗云: 饫闻仙果产新篁,自笑生平未始尝。 今日捧来名士册,心维口诵几评量。 新篁槜李不仅让人流连忘返,更是诗人们吟诗作对的好题材。 宋代张尧同《嘉禾百咏》中有《净湘槜李》: 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浆。 因思吴越战,未敢尽情尝。 北宋文人、状元郑獬有《槜李游》: 闲抱琴书槜李游,仙坛古屋一筇留。 驿桥通市人沽酒,湖水依城客放舟。 葵扇桃笙聊却暑,苹花枫叶已知秋。 坡翁仙去诗声在,寂寞林塘卧白鸥。 张廷济也有《龙湖槜李》题诗: 仙根分种自僧庐,嘉树成荫入画图。 名谱古经真典重,身宜瘦地总清癯。 且沉冰雪消三伏,莫问沧桑沼五湖。 最是来禽须料检,重书童约付园奴。 清代德清学者、画家沈宋也以诗赞之: 爪痕一掏留西子,仙李由来供上方。 若使阿环知此味,当年不重荔枝香。 自从初夏到今朝,珍果才教啖老饕。 红艳翠鲜宜入画,报君片纸愧琼瑶。 晚清诗人、剧作家黄燮清也有《净相槜李》四首,并在诗前说: 小暑日,竹里王岂亭茂才,招集净相寺宜晚堂啖槜李,会者六人。薄暮返竹里复饮同车曹淡秋寓斋,越日抵家得诗四章寄岂亭。 槜李本就娇贵,加上开花结果至成熟间,日夜温差大,又处于当地雨水充沛期,因而造成落果严重,产量低下,经济效益不佳。现新篁一带农家栽植的已并不多见。正宗槜李的成熟期,从6月中旬至月底,时间不到半个月。喜好槜李的饕客们,品李正当时,千万不要错过,一定要抓紧时间来新篁,一品这人间珍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