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年糕风俗图 南方人过年要吃汤圆及年糕,而且年糕的地位在汤圆之上。我见过许多祭神、祭祖的仪式,祭品中是没有汤圆的,但切成三角形的年糕则绝不可缺席。 年糕是糯米食物的第一代表,不但好吃,更耐饥。我小时候家里常做菜落年糕,就是将年糕切片与先煸炒
![]() 打年糕风俗图 南方人过年要吃汤圆及年糕,而且年糕的地位在汤圆之上。我见过许多祭神、祭祖的仪式,祭品中是没有汤圆的,但切成三角形的年糕则绝不可缺席。 年糕是糯米食物的第一代表,不但好吃,更耐饥。我小时候家里常做“菜落年糕”,就是将年糕切片与先煸炒过的“苏州青”一起煮,年糕也糯、青菜也糯。或是“胶菜肉丝炒年糕”,胶菜就是白菜,年糕也烂、胶菜也烂。年糕切片,越薄越好吃,我总嫌奶奶切得厚,现在想来,切年糕是很费劲的。虽是简单又廉价的食物,但每次即便是平常日子吃起来也有模拟过年的喜悦。我爱吃菜场里出售的极硬的年糕,是在糯米当中拼入了粳米,硬邦邦的不黏牙,尤其是一块年糕的两个头,最是韧结结。奶奶说我是只“洋盘”,要乡下打出来的新鲜糯米年糕,形状像一只布鞋,才叫好吃,把她的假牙都糊到一块。 有一年,外公带我回他的老家长兴过年,先到出生地“许家浜”,又到姑婆生活的“南孙”。他年轻的时候,嘉兴与湖州是一个地区,算不上背井离乡。我那时很小,印象浅,记得乡居一出后门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太湖,每天早饭是外公最喜欢吃的“年糕泡饭”。 这一带最为出色的年糕要数宁波余姚的,软硬兼备之间把捶打糯米的技术推向极致。余姚遗老朱舜水到日本后,成为将军德川光国的老师,在异乡为国师,年糕倒不缺,因为日本也是一个年糕大国。 记得初读日本民俗学的书,开篇就拿年糕说事,日本各地每到新年都吃年糕,但有方圆之别。扯来扯去似乎我们江南的年糕与日本年糕大有关涉。1966年,日本学者在考察亚洲全域的基础上提出了“照叶树林文化论”。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经不丹、阿萨姆邦、缅甸、中国云南南部、泰国、老挝、越南北部、中国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直至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再到日本西部这一辽阔的自然带称为“常绿阔叶林带”,日本称为“照叶树林带”,因为这个地带的树叶都像茶树的叶子那样,表皮较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凡是生活在这个地带上的人,都有着类似的生存方式,饮食上的第一特点就是糯食——吃年糕。 过年了,奶奶必定会说一句:“新年新势,吃兹年糕年年高。”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