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的印象中,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最富有童话气息的,就数端午节了。在桐乡一带,端午节要挂伍子胥的画像。伍子胥原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为了报仇,投奔吴国,借吴国的力量攻破楚国,鞭尸楚平王,为父兄报了仇。后来他又助吴王夫
在我的印象中,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最富有童话气息的,就数端午节了。在桐乡一带,端午节要挂伍子胥的画像。伍子胥原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为了报仇,投奔吴国,借吴国的力量攻破楚国,鞭尸楚平王,为父兄报了仇。后来他又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但夫差听信谗言,最后杀了伍子胥。传说伍子胥死后,一缕英魂不散,在吴越两国游荡,吴国灭亡后,亡国之君夫差自杀而死,一缕魂魄化作“五毒”,专门残害当地百姓。当地百姓便在家里挂伍子胥画像,祈求伍子胥驱逐“五毒”。民间传说,伍子胥一缕英魂化作五只蝙蝠,待每年的端午节以后,每晚在天空巡视。画像上,伍子胥长须飘逸、威风凛凛,俨然一位大将军,寒光闪闪的长剑下,飞舞着五只蝙蝠。 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那位威武的将军伍子胥,但对那五只蝙蝠,心里总有些害怕,或者说是讨厌,因为那五个小东西实在是太丑陋了,而且专门喜欢在黄昏飞出来。有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晚饭后围坐在家门前的稻地上,听老人讲“伍子胥临潼斗宝”的故事,正听得入神,不经意间从哪个角落里“唰”地飞出一只蝙蝠来,在昏暗的天空里斜飞,那翅膀拍击的声音,是有点让人悚然的。老人们就安慰说,那蝙蝠就是伍子胥的魂魄变的,只要有蝙蝠出来,就能化灾祸为祥瑞,化五毒为五福。 我的童年是在水乡小镇洲泉度过的。洲泉古称“洲钱”,古人誉之为“四周环水,其地一洲如钱”,至清代,小镇上文人辈出,他们认为“钱”字太俗,故改称“洲泉”。在这个四周环水的秀气小镇上,民俗气氛特别浓郁,端午节那天,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让小孩子吃煨蛋的习俗,据说端午节小孩子吃了煨蛋,可以避免生痱子和疥疮,更可以避邪。那时候,我还小,当然不知道所谓的避邪,吃煨蛋只是为了好玩——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大人都要到田畈角落里捉癞蛤蟆,我们一群孩子就跟在后面,很有一种浩浩荡荡的壮观感。捉到癞蛤蟆,剖开肚子,挖出内脏,再把一个鲜鸭蛋或者咸鸭蛋塞进癞蛤蟆的肚子,在火盆里生起火,把癞蛤蟆放入火盆,也有人把鸭蛋有隙的一头扎破,塞进一只蜘蛛的,然后把癞蛤蟆包着的鸭蛋放进火盆里煨,等到煨熟,拿出来先把那只蜘蛛挑出,把癞蛤蟆肉和鸭蛋让我们一人一个吃掉。据说吃煨蛋可以除湿气,祛毒素,夏天不会生痱子和疥疮。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到端午节那天能有整个鸭蛋吃,那可是难得的,物资匮乏的岁月,平时谁能吃到整个的蛋? 民间传说,癞蛤蟆是“天虫”,它知道端午节人们要抓它们,于是这一天都躲起来了,所谓“癞蛤蟆躲端午”,这一天很难抓到癞蛤蟆。后来,人们干脆就不用癞蛤蟆,只用一个鸭蛋或塞进一只蜘蛛就可以煨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