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立夏吃塌饼,是江浙沪一带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与立夏节气的农耕文化、时令养生密切相关。立夏时节天气转暖,万物生发,有各种时令美食。麦芽塌饼,是江南农村一道传统糕点,立夏日食用。立夏做塌饼,食材采用糯米粉,加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立夏吃塌饼,是江浙沪一带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与立夏节气的农耕文化、时令养生密切相关。立夏时节天气转暖,万物生发,有各种时令美食。麦芽塌饼,是江南农村一道传统糕点,立夏日食用。立夏做塌饼,食材采用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团,以豆沙、芝麻等为馅料,将面团“压塌”成扁圆形,故称塌饼。 关于立夏吃塌饼,海盐一带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三国时,刘备依靠孙权打败曹操,十分感谢孙权。一天,刘备派赵云给孙权送去一份厚礼,临行前让手下人做了两百多个麦芽团子带去。由于蜀国去吴国山高路长,一路车马颠簸,到了吴国士兵打开盒子,麦芽团子都被压扁了。赵云灵机一动,对孙权说:“主公,这是我们蜀国特产糕点,请你品尝。”孙权从盒子里拿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咬了一口,觉得又糯又香,好吃极了,这天正是立夏日,说这饼就叫“立夏塌饼”吧。 从此,吴国人有了立夏日吃麦芽塌饼的习俗。海盐地处吴根越角,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时候,每到立夏日,我奶奶都会做麦芽塌饼,首先把烧透的赤豆过滤出壳,调制成豆沙泥,放入红糖,再准备一盆糯米粉,让我去田野里割一篮麦芽草。一会儿,我在花草田埂上割满一篮绿油油、鲜嫩嫩的麦芽草,拎回家交给奶奶,她择出杂草,拿到河浜里清洗干净。切细后在小石臼内捣碎,放在一块洗净的白纱布里,捏紧沥出绿色的汁水,把汁水、麦芽草泥和温水一起倒入糯米粉内,不停反复揉捏米粉,揉成软软的一个绿色面团,麦芽草是给塌饼增添香味。然后搓成一个个圆球,圆球上扒开一个口子,往里面放入一勺豆沙馅,再搓成圆形。最后用手将面团压成扁圆形,一个麦芽塌饼制作完成。做好的麦芽塌饼放在锅子蒸架上清蒸二十分钟,再焖五分钟,一笼清香的麦芽塌饼就出锅了。用筷子夹一个,咬一口,外皮软糯,馅料香甜,还泛着淡淡麦芽草清香,味道一个“赞”! 麦芽塌饼,还有一种烧法是油煎,锅内倒入少量食用油,油热放入塌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吃一口,内里软糯,外皮酥脆,香甜可口,正是初夏的味道。 立夏后,气温升高,麦芽塌饼口感温和,麦芽草健脾助消化、糯米和胃,寓意防暑消夏。另外,民间认为吃塌饼可以避免“疰夏”(夏季倦怠乏力),小孩子吃塌饼,寓意强健体魄,养生防病。塌饼外形圆润饱满,象征丰收圆满。 从前,到了立夏日,小孩子盼望着吃到软糯美味的麦芽塌饼。如今,麦芽塌饼仍是江南百姓在立夏日的应景小吃,它既保留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融合了地方传统饮食文化。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