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盐风俗,农历七月十三的鬼节过去后,就要过七月三十的地藏王菩萨节了。孩提时我常憧憬那夜插柄香、甩柄香的欢乐。那时,每逢七月廿七、廿八日,母亲总会到城里买柄香和一些祭祀用品。一般人家只买两三股柄香,因我物别喜欢甩柄香,母亲总不惜买六股,也讨
海盐风俗,农历七月十三的鬼节过去后,就要过七月三十的地藏王菩萨节了。孩提时我常憧憬那夜插柄香、甩柄香的欢乐。那时,每逢七月廿七、廿八日,母亲总会到城里买柄香和一些祭祀用品。一般人家只买两三股柄香,因我物别喜欢甩柄香,母亲总不惜买六股,也讨个“六六顺”的好口彩。 七月三十那天,我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钻进落苏(茄子)地,去找又老又大,颜色略黄而浑圆的,适合于插柄香的落苏。还要找一个牢而有韧性的小竹竿,弄不到竹竿时,有时也用桑条替代。然后找出母亲纳鞋底的线,一头把落苏蒂头扎牢,另一头扎在小竹竿头上。一切准备就绪,就急切地等待着天黑。 早早吃过晚饭后,母亲开始忙碌地做起了糖面饼,这是为祭地藏王菩萨做的。面饼煎好后,分放在两只大瓷盆内,摆放到擦得亮晶晶的八仙桌上,母亲点燃蜡烛,上好柄香,要我们一个个磕头拜揖。礼毕,叫大家都来插柄香,母亲关照要插在哪几个地方,什么地方多插几根,有柴火的地方不能插……插以前把点燃的柄香向地藏王菩萨拜三下,然后握着柄香在墙边、天井、园内四周插遍。 记得我们许家大院,当时住着五六户人家,大院内有三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八个,大家几乎同一时间出来插柄香,各家有各家固定的插香范围。插香时很热闹,整个大院充满了孩子的欢笑,热闹非凡。遍地星火点点,似火龙,像篱笆,或如小桥……当柄香燃到一半时,只要其中一个孩子喊一声“拔柄香蒂头啦”,大家会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拔柄香蒂头,把它插入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落苏上,做成柄香灯笼。 提着小竹竿,在黑暗中将柄香灯笼左右甩拽,或转身旋动,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像跳绳一样左脚跨过去,右脚跨回来,充分显示自己甩柄香的技能。而五六岁的孩子也会将柄香灯笼左右摇晃,或提着柄香灯笼转圈。 柄香棒还是一种游戏工具,可以用来做挑棒的游戏。女孩子们凭着心灵手巧,可以将之编成一张小方块席子,作为放砚台的垫子,美观、雅致。 几十年过去,插柄香、甩柄香的风俗也渐渐消失,但我只要看到台历上七月三十这个日子快到了,或是走过种满落苏的菜地,仍会想起孩提时代的童趣。如今看到孙辈耍弄变形金刚、奥特曼,口中大喊“开甲”时,我想他们是再不会理解祖辈童年时的那份欢乐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