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送灶和接灶

2013-02-09 14:02 作者:吴顺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祭灶,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其为灶君菩萨或灶君司命,孩子们则尊称其为灶君太太。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民间灶火。民间,灶王爷的神像往往是六七寸

  祭灶,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其为灶君菩萨或灶君司命,孩子们则尊称其为灶君太太。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民间灶火。民间,灶王爷的神像往往是六七寸高的短柱状,固定在一个方形的底座上,犹如祖宗牌位一般,大多供在灶山(灶头最高处)的神龛内。

  祭灶分为送灶和接灶。送灶,嘉兴北片一带都在腊月廿四(也叫小年夜)。传说,灶王爷要在这天上天去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这一家人在一年里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根据汇报,决定这户人家在新年里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因此,所有人家对送灶,皆不会含糊。

  送灶多在晚饭前。一家人先到灶房,主妇揭开锅盖,盛上第一碗米饭,用湿手拍成一个米囤似的尖顶,表示五谷丰登,再放上五个团子,寓意五子登科,然后一并放到灶山上,供灶君享用。点上香烛后,一家人由长及幼,依次向灶君拜揖。有些家庭在供品中还用上“灶糖”,为的是借此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老人家在玉帝面前能甜言蜜语,多说些好话,希望其“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待香烛即将燃尽时,先在灶前焚化一堆纸元宝,然后在门口场地上铺上稻草,将灶君神位请下“山”来,轻轻放在稻草上,边上再放些纸元宝、黄纸。为使灶君能像攀爬植物那样节节攀升“上天”,还要放进一些羊眼豆一类的枯藤。一切准备妥当后,用香将元宝纸点燃,一家人向天膜拜,等神像、纸品等物燃尽,送灶即告结束。

  接灶则有早有晚,各地并不相同。最早的接灶在除夕举行,晚的要再过一个月,而嘉兴北片普遍在年初二晚上举行。再说灶君菩萨上天述职后要回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有天上诸神引路的,人们不敢怠慢,接灶仪式十分庄重。正月初二晚,各家把事先请来的,新的灶神马幛折成牌位状,用方方正正的一刀山凿纸作为底座。所谓山凿纸,是用一种特殊的刀具切割成的,刀痕左右交错,似断非断,折拢如糕状,拉开似链条,呈黄色,是以前祭神祭祖的常用祭品。灶神组装好后,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入神龛。神龛外摆上年糕、圆子或米饭等供品,点上蜡烛。此时,主人便点燃一炷香,到屋外走上一圈,一边对天拜揖,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意思是欢迎灶君菩萨回来,保佑一家平安。念完后返身回屋将香插入灶山上的香炉内,再在灶边地上焚些黄纸箔,全家人轮番对灶神拜过,就算是把灶君接回来了。

  祭灶神的习俗,远在春秋时就已有之,自古以来就十分流行。到了清代,祭灶已列为五祀之一。在浙江农村,是过年时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旧时的灶头大多已拆除,祭灶习俗也从淡化走向废除。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