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青团子和麦芽塌饼

2013-04-15 09:47 作者:吴顺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一到,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 过去,在农家孩子眼里,过清明节时被大人拉着去野地里祭祖扫墓,面对逝去的先人,心里难免有些伤感,可这又是一件令人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一到,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

  过去,在农家孩子眼里,过清明节时被大人拉着去野地里祭祖扫墓,面对逝去的先人,心里难免有些伤感,可这又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因为可以吃到青团子或麦芽塌饼。这些点心平时很少吃到。但清明前夕,总能让孩子们一饱口福。记得继母总是把糯米和粳米按五五比例相匀,淘净晾干,然后再用石磨磨成米粉。草头是上年就腌在甏里的南瓜叶子。做青团子时,继母先把米粉倒入一只缸盆里,放进煮烂的南瓜叶子,加水搅拌,反复团揉。粉揉好后,每次抓下一小块,搓成圆团,用右手一捏,就成了一个扁圆形、凹凸状的青团子。每做一个,继母像完成一件艺术品似的,满意地随手将它们一个个竖着放在蒸架上,挤挤挨挨地围成一圈又一圈。青团子一般里边要放馅,有芝麻馅、赤豆沙馅或黄豆沙馅等。但在我的记忆里,家里当时做的青团子都没有馅,所以叫青粑粑。这青粑粑由于是用南瓜叶子做草头,蒸熟后不会变色,更显得油绿碧青,吃起来糯韧绵软,清香可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清新明净的意味。

  麦芽塌饼,是清明的又一种食俗,而在我的老家王江泾一带,也将其作为立夏的美食。麦芽塌饼的制作要比青团子复杂一些。开春后,首先需把大麦或小麦放进清水中浸泡一整天,然后沥干水分,放在团匾里盖上干净的稻草发芽。待麦的胚芽露出点点白星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备用。做麦芽塌饼的草头有两种,一种叫石灰萍,还有一种是鼠曲草,我们习惯叫它紫念头草,它比石灰萍更柔糯,还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等药用功能。做麦芽塌饼的关键是米粉和麦芽粉的比例要适中,麦芽粉放少了,饼“塌”不下来,吃起来有硬硬的感觉,甜度也不够;放多了,饼“塌”得过分了,成不了形。但这些都难不倒我那又聋又哑的继母,每年的塌饼都做得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豆沙馅的麦芽塌饼在铁锅里煎熟后,被一档一档(两个合在一起)地放进一只只瓷盆内,黛青光亮,清香扑鼻,十分诱人,真想吃个够。但那时,家里每有好一点的东西,继母总是把它当成珍宝似的,或置于高处或藏于内室,我能吃上两个尝个鲜就算不错了。越是这样,越是嘴馋,巴不得每天都是清明节。

  我吃着青团子和麦芽塌饼从农村一路走到城市,而继母却一年一年地老去,她早就不做这些清香可口的点心了。每年清明期间和妻一起到父亲坟地上扫墓,总不忘去看看继母,除了送些“钱”给她,有时还带上一盒青团子,尽管不像她亲手做的那样原汁原味,但她的眼神和笑容告诉我,她很喜欢。前年年底,八十五岁高龄的继母去那边和父亲团聚了,现在我只能把青团子送到她的安息之地,但愿她依然像以前那样喜欢吃。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